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

ID:44026554

大小:121.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_第1页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_第2页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_第3页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_第4页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与临床应用——黎川县中更院付朝今一、中医阴阳学说起源:1、中医起源:“中医”一词早在东汉时代出现,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唐柳宗元《愈疾赋》云“尖与医疗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此时中医有2种释义:中等更疗水平的更生,中等医生水平的治疗效果。真正有方位和地域概念的“中医”名词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当时在中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把起源于我国中原地区(古代中国)为主的更学简称为“中更”,与西医区别。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订《中医条例》法定“中医”这个名河。中医经典名著如《内经》名称《中医内经》、《本草钢目》不称《中药纲目》等等,20世

2、纪50年代各地建立中医院。2、阴阳起源:阴阳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是屮国古代哲学的…对范畴。最初的涵义是朴素的,是指口光的向背,向口为阳,背口为阴,但阴阳的广大涵义是丰富的……如《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台也。”所以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的属性,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明代大医家张

3、景岳曰“阴阳虽备于《内经》变化莫大乎《周易》。阴阳是中更学的核心理论,《周易》是阴阳的鼻祖,没有《易经》便没有屮国的阴阳文化,更没有小医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唐太宗时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运气学说,中更病机学说等无不胎始于《周易》其中:2、《周易》阴爻阳爻的阴阳关系,以及《周易》卦象所寓的阴阳哲理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2、《周易》无极,太极图是中更精气学说,阴阳学说的根基。3、《周易》爻象卦象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导源。4、《

4、周易》交爻与中医六红,六经体学,六经辩证密切相关。5、《周易》乾元坤牝阴爻阳爻八卦布阵是中医气化学说,运气学说干支格局的蓝图。6、《周易》乾坤天地是中更气一元论的溯源。7、《周易》的阿洛数理与中医九宫八风,子午流注,灵龟的法,七损八益密切相关。&《周易》坎离二卦与中医心肾相交,命门学说,肾间动气密切相关。9、《周易》河洛与屮医五行学说,生成数相关。10.《周易》卦爻天地人位与中医三维医学密切相关,是中医整体观的蓝本。11.《周易》圆道是屮医图运动的导源。12、《周易》中和观与中医平衡论,协调论密切相关。《周易》六十四卦阴阳消长图八卦阴阳消长表阳

5、阴乾卦三阴盛极/坤卦三阴盛极离卦三阳极一阴星J/坎卦三阴极一阳生巽卦三阳消阴光八震卦三阴消阳长艮卦阴长阳弱兑卦三阳长阴弱叩(晨)分望月十五夏o至ZX午(垦)酉(昏)子(夜)秋、、€)下弦/分、、坤/z冬朔月初一太极与季、月、口、阴阳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赵献可是明朝医家,属于温阳派,受《周易》的影响较深,他将易理贯通于医学,在中医基础理论如心肾水火方面破有独见,尤于命门学说的创立多有建树。赵献可《阴阳论》载于《医贯》是一篇的易理为指导的精粹文献。进一步阐明“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数”的道理。如以《易经》泰、否二卦阐述阴阳交感关系

6、和药物的阴阳升降。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开,不离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等等。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功能属丁•阳,物质属丁•阴,人体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在,相至消长的关系,阴阳不能分离,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良失,精气乃绝。”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正气分阴阳,包括阴液和阳气两部分,邪气亦有阴邪(寒、温)阳邪(风、暑、热、燥)之分。疾病的过程多

7、为邪正斗争的过程,阴阳偏胜偏衰的过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定纲。所谓“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转化预示疾病的转归。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八纲辩证以阴阳作为总纲。《景岳全书•使忠录》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论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5)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丁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卩]阳失调,故调整卩J阳、补其不足,深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

8、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曰:"善补阳者必丁•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