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ID:44026035

大小:31.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外用,每日五到六次。对照组给予醋酸去炎松软膏外用,2次/日。两组疗程均2周。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优于醋酸去炎松软膏。关键词蛇服苦柏爽肤洗液;醋酸去炎松;神经性皮炎为了观察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2011年5月〜2012年5月采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治疗神经性皮炎,并与醋酸去炎松软膏对照观察,现将结

2、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所有人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入选标准: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根据文献的诊断标准均诊为神经性皮炎o排除标准:对卤米松或去炎松过敏;皮损发生于面部及外阴、合并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的皮肤病患者;1个月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1周内曾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药物;皮损广泛、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人选者随及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20〜56岁;对照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26〜60岁。皮疹主要分布于颈项、躯干、四肢等处,皮

3、损无溃破、渗出,病程数周至20年。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疾病的构成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用药方法:治疗组将蛇胆苦柏爽肤洗液均匀地涂于患处,轻轻揉片刻,五到六次/2次用药时间>6小时,疗程2周。对照组外用醋酸去炎松软膏,方法同治疗组。观察指标:治疗刖和治疗后1周及2周观察记录患者I洛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各项指标。观察指标包括:自觉症状(瘙痒)、体征(皮损面积、红斑、丘疹、肥厚或苔蘇样变)及不良反应。疗效判断标准:症状及体征按4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判,皮损面积:初诊时定为4分,每下降25%为下降1分;瘙

4、痒程度:影响睡眠,搔抓严重为3分,瘙痒较明显,须搔抓为2分,瘙痒轻微,不搔抓为1分,无瘙痒为0分。按丘疹和苔薛化程度:0二无,1二散在分布丘疹,2二密集分布丘疹或丘疹融合,3二部分苔蘇化,4二明显苔蘇化。同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值一治疗后总积分值)/治疗前总积分值X100%。①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皮损明显消退,痒感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1%〜95%;③好转:皮损有所消退,痒感有所减轻,疗效指数20%〜60%;④无效:皮损消退少或无变化,痒感

5、同治疗前;疗效指数<20%o治愈及显效病例所占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二4.97,P<0.05),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1,P〈0.05)。治疗组68例,痊愈40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0例,痊愈率58.82%,总有效率86.76%0对照组68例,痊愈26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无效4例,痊愈率38.23%,总有效率67.64%o不良反应: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发生涂药后有灼热感,2例色素沉着,但未处理。对照组6例伴脱屑,均未处理

6、。讨论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属神经精神性皮肤病,且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有关,其治疗困难,且易复发,除口服药物治疗外,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往往长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一些中弱效糖皮质激素的疗效逐渐降低,复发率较高,疗效不满意。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是中医验方制剂,使用方便,可广谱脱敏、能迅速的灭菌、消毒、止痒。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过敏体质,防止复发。解决了传统脱敏剂含激素,副作用人、效果不稳定的难题,更加安全可靠。通过观察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有效率、治

7、愈率明显优于酷酸去炎松软膏,且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该药物长期应用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