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ID:44020478

大小:168.5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_第1页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_第2页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_第3页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_第4页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应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头颈部1.颅顶部从皮肤到颅腔的解剖层次?各层的特点?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颅外、颅内血肿可能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产生的症状。颅顶从皮肤到颅腔的解剖层次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1)皮肤skin: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为凉肿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二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出血多,但伤口愈合较快。(2)浅筋膜superficialfascia: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包括前、外侧、后三组,前组:滑车上神经血管,眶上AVN;外侧组:

2、耳颍N,颍浅AV;后组:耳后AV,枕小神经,枕动脉和枕大神经。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所以肿胀局限,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血管损伤时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3)帽状腱膜epicranialaponeurosis: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纤维隔与皮肤紧密相连,临床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三层合称为头皮。头皮撕脱伤常是这三层一并撕脱。(4)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隙subaproneuroticspace):范围广,移动性大。。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临

3、床认为此层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dangerousarea)o(5)颅骨外膜pericranium: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二者易于剥离,骨缝处与缝韧带愈着紧密。颅脑外伤是常见的颅外血肿:(1)皮下血肿,发生于皮下层和帽状腱膜层Z间,体积小,范围较局限,中央有凹陷感、波动感。(2)帽状腱膜下血肿:发生于帽状腱膜下的蜂窝组织,易于广泛蔓延,甚至充满整个帽状腱膜下层,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可致休克。(3)骨膜下血肿:发生于陆丰之间的骨膜下,因颅缝处骨膜粘连,不致广泛蔓延,局限于某一颅骨骨缝范围内。颅内血肿(1)硬脑膜外血肿:血液积聚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4、,会发生意识障碍,出现中间清醒期。(2)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伤后昏迷,无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瞳孔进行性散大。(3)脑内血肿:发牛于脑挫裂伤附近,白质深部,表现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1・1.腮腺的位置、形态、毗邻和穿行结构?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腮腺炎症可能产生的症状。1)形态及位置:腮腺质软,色淡黄,大致呈楔形,底向外侧,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分为浅部和深部。浅部位于咬肌的后方和咬肌后份浅面。深部位于下颌支后内侧。2)毗邻:上缘邻额弓、外耳道和颍下颌关节,下达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翼内肌的后缘,后达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3)穿经腮腺的结

5、构:纵行:颈外动脉、颛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颍神经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及其分支。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颖神经。4)腮腺炎可能产生症状:发热,腮腺肿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耽误脓性分泌物。腮腺鞘浅层致密,故腮腺发炎化脓时脓液易向深部扩散。2.海绵窦的位置、构成、毗邻、穿行结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位置:位于蝶鞍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颛骨岩部尖端,上壁与鞍隔移行,下壁与蝶窦相邻。构成: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间隙构成。毗邻:窦的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展神经,以致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

6、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窦的内侧壁下部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亦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穿行结构:夕卜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窦内有颈外动脉和展神经。交通及临床意义:前端经内眦静脉、血深静脉与血静脉相交通。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后端经岩上窦与乙状窦或横窦相交通,经岩下窦与颈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向后与椎底静脉从相连,椎底静脉从f推内静脉从(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亦可经椎底静脉丛蔓延至颅内。1.甲状腺的位置、毗邻,前面的层次结构,血管及相关神经的毗邻关系和临床意义?甲状腺thyroidgland

7、: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位置和毗邻: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前面的层次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血管神经: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距甲状腺侧叶上极0.5T.0cm处两者分开。・2・喉上神经:分内、外2支。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走行,至侧叶上极约lcm处与动脉分离。甲状腺下动脉:起自甲状颈干,经颈动脉鞘后方弯向内侧,入甲状腺前与喉返神经交叉。喉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