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ID:44020033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针灸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关键词】针灸;,,,中药复方;,,,慢性乙型肝炎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屮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针灸治疗,取足三里、三阴交、右肝俞穴、阳陵泉穴、行间穴、每月针灸治疗20do中药1剂/d,均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1剂/d,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78.38%,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乏力

2、、纳差、腹胀、肝区痛、肝、脾肿大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A/G及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对比,HBeAg,HBVDNA阴转率则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屮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的复常率,且对HBeAg的阴转有一定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捉供新的治疗手段。关键词:针灸;屮药复方;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干扰素、核昔类药物仍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但

3、其疗效有限,且治疗费用较为昂贵,我院尝试在小药复方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03-05-2005-10的住院病人。依据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19〜55岁;其中轻度23例,中度15例。对照组37例,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32.3岁;-其屮轻度24例,屮度14例。合部患者HBsAg

4、,HBeAg,HBVDNA均为阳性,血清总胆红素(TBIL)<34umol/Lo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意义(P>0.05)o1.2治疗方法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用中药复方,屮药基木方为:当归、党参、黄茂、白术、茯苓、虎伏、山豆根各10g,丹参、赤芍、半枝莲各15go随证加减:湿热疫毒盛者加茵陈、大黄;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木香;肝阴亏虚者加枸杞、熟地;脾阳不足者加仙灵脾、苑丝子;肋痛者加白芍、元胡;肝脾肿大者加桃仁、鳖甲。「剂/d,水煎服。治疗组加用针灸治疗,取足三里

5、、三阴交、右肝俞穴、阳陵泉穴、行间穴、每月针灸20do均3个刀为1个疗程。1.3观察方法治疗前后检查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球蛋白(A/G)等;釆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PCR法检测HBVDNA;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2结果2.1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主要指标恢复正常,肝、脾回缩,HBeAg或HBVDNA阴转,为显效;主要症状缓解,肝功能主要指标较前下降50%,肝、脾肿大冋缩或稳定不变,为有效

6、;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为无效。2.2临床疗效比较2.3主要症状、体征比较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38%。两组比较,差异冇显着意义(PV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冇不同程度改善,月•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肝脾肿大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见表1。2.4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ALT,AST,A/G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显着差异(

7、PV0.05)。见表2。表1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略)表2治疗后肝功能ALT,AST,A/G复常比较(略)2.5血清乙肝病毒学指标治疗组及对照组在HBeAg、HBVDNA阴转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两组对比,HBeAg>HBVDNA阴转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中HBeAg冇3例阴转,HBVDNA冇2例阴转,对照组中HBeAg冇1例阴转,HBVDNA冇2例阴转。3讨论我院采用中药方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邪毒未消、湿热未尽、气血凝滞、正气已虚的中医病机,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除毒务尽,扶止固木的治疗原则,方屮

8、黄罠、白术、党参、茯苓、当归、枸杞养阴益气、健脾益肾,调节和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助正达邪;半枝莲、山豆根清热利湿、清解病毒;赤芍、丹参、鳖甲、桃仁通络化瘀,软坚散结,改善肝脏微循环,防止肝纤维化[2]。针灸取足三里、三阳交、右肝俞穴、阳陵泉穴、行间穴,有理肝俞、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清化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