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ID:44018801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_第1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_第2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_第3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姓名:2014年6月25日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小儿厌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服用小儿康颗粒,对照组服用六一健儿散,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杲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冇效率85.41%。结论小儿康颗粒具冇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等功能。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关键词】小儿厌食小儿康颗粒疗效观察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用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木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夏季暑

2、湿当令Z时,可使症状加重①。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各种维生索与微量元索缺乏,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是当今家长I•分关注的问题。笔者2011年1月一2011年6月采用小儿康颗粒治疗该病患儿48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患儿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轻重情况等方而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冇可比性。附表一两组年龄性别分布2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根据汪受传教授主编《中医儿科

3、学》[1]02.1」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2.1.2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分量明显少同龄止常儿童。2.1.3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正常。2.1.4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2.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吴瑞萍主编《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出版。221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前减少1/3—2/3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2.2.2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冇不良饮食习惯或喂养不当史。3治疗方法3」对照组口服十堰制约厂生产的散剂“六一健脾散”,每袋10克,1岁以下每次服1/4袋,2

4、—3岁服1/2袋,4—6岁服1袋,6岁以上服2袋。一H3次。3.2治疗组患儿服小儿康颗粒,每袋10克,1岁以下服1/2袋,1・4岁服1袋,4岁以上服2袋。一日3次。3.3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同时辅以健康教育、饮食教育及心理疏导。4疾病疗效判断标准4」临床痊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止常水平。4.2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原有水平的3/4。4.3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变。5结果由表二可知,治疗组痊愈36例(72%),显著10例(20.83%),无效2例(4.16%)。总有效率达95.83%)o对照组痊愈30例(62.50%),显著11

5、例(22.91%),无效7例(14.38%),总有效率85.41%。两组均无见不良反应。附表二两组治疗效呆比较P0.056讨论小儿脏腑娇嫩,稚阴稚阳,不耐寒热,若因肥廿无节,停滞中胶,传化迟滞,肠胃受损伤,则生积热,热盛耗血,消灼津液而为小儿厌食症[2]。屮医认为厌食症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挑食或者不按时进食,多食生冷等,损伤脾胃,以致脾胃不和,脾运失职,胃纳失司,二气不能平调,口久患儿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致。厌食症包括屮医的“积滞症,'⑶,甚至是“疳症S而小儿康颗粒系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收载的中药成方制剂,由太子参,葫芦茶,山楂等12种中

6、药组成。方中山楂、麦芽消食导滞、化积;太了参健脾;白术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可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湄,月完腹胀满等;茯苓、陈皮健脾、燥湿理气;白芍养阴揉肝止痛,防止肝木克伐脾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儿康颗粒的主要成份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蛋白酶排出量及促进小肠运动功能,因此可达到健脾胃,消食导滞作用。小儿康颗粒经对48例厌食患儿的治疗,结杲显示,治愈率高达75%,优于“六一健儿散"。小儿康颗粒口感较好,易被小儿接受,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1

7、06—109.[2]郭春玲,翁庚民,贾菊华,“六-•健儿散”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中华特色医疗杂志.2006,5(1):56—57.⑶褚玲玲,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3(12):2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