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ID:4401451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1页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2页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3页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4页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系中釉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两系中釉迟熟新品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介绍Y两优2108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普通栽培、简易栽培等方面内容,以为Y两优2108的栽培提供指导。关键词Y两优210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036-01Y两优2108是由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大粒、重穗型两系屮和I迟熟新组合。于2013年初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湘审稻2013011号)。品种生产经营权市湖南永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2、于2013年开始在湖南省大面积示范与推广,表现出丰产性好、稳定性强、抗逆性优等特点,2014年申请多省引种试验和国家预试,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1特征特性1.1生育期适中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1.2d,比对照Y两优1号短0.7do1.2农艺性状好Y两优2108在湖南怀化栽培,株高115cm左右,作中稻栽培主茎总叶数17片左右,该组合茎秆中粗,抗倒力较强,株形适中,生长较旺盛,抽穗整齐,成穗率较高,叶鞘无色,剑叶直立,叶下禾,落色好。叶色淡青,叶片呈瓦片状,长粒型,存尖无色,偶有短顶芒。区试综合表现,产量高于对照,增产显著,丰产性好,感稻瘟病,稻米外观品质较好。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栽培,一

3、般有效穗240万穗/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98go1.3适应能力强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平均5.32级,穗颈瘟平均6.02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77级。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平均5级。稻曲病抗性鉴定:平均4级。纹枯病:2年区试结果发病轻。抗寒力、抗高温力:耐高温、低温能力中等。抗倒性:3年参试结果所有试点均未出现倒伏。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栽培。作中稻栽培一般单产9.75t/hm2左右,高产栽培可达12.0t/hm2以上(2012年桂东区试点达12.45t/hni2)o1.4品质较优,适口性好2011年区试统一送样测试:糙米率79

4、.7%,精米率69.9%,整精米率51.1%,粒长7.1mm,长宽比3.2,垩口粒率42%,垩口度4.2%,透明度3级,碱消值4.2级,胶稠度65mm,直链锭粉12.2%,蛋口质12.4%o2012年区试统一送样测试:糙米率80.3%,精米率70.7%,整精米率63.2%,粒长7.1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60%,垩白度4.8%,透明度2级,碱消值4.2级,胶稠度90mm,直链锭粉13.0%。2013年大部分示范农户反应出米率高,米质外观优,米饭适口性好。1.5用种量少大田用种量一般为11kg/hm2左右。2普通栽培技术要点2.1适吋播种,稀播育壮秧作一季中稻栽培宜在4月中旬播种。稀

5、播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11.25kg/hm2o1.2合理密植该组合分篥力较强,应适当早栽促早发,插秧叶龄控制在5.5叶以内,适宜密度20.0cmX26.5cm或16.5cmX30.0cm,每穴插2粒谷带藥秧。2.3科学运筹肥水2.3.1合理施肥。Y两优2108在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更能发挥其高产优势,并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施肥方法。中等肥力土壤,且未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稻田耕翻后,施45%NPK复合肥375kg/hm2作底肥,栽后5〜7d结合施用除草剂,再追施尿素105〜120kg/hm2,幼穗分化中期施45%复合肥105-150kg/hn)2o2.3.2科学管水。管水做到深水活兇,浅水

6、分藥,多次露田,保水抽穗,后期干湿壮籽,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籽粒充实度和米质。2.4综合病虫防治一是搞好种了消毒;二是搞好秧田消毒(用多菌灵等),在1・5叶和4.1叶时进行稻飞虱防治,控制两系稻容易发生黑条矮缩病的发牛;三是根据病虫预报搞好本田全期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小潜蝇、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1-2]o2.5及时收获,保增产增收当成熟到85%左右吋,要根据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及吋进行收获。3简易栽培(机栽)技术要点3.1保证用种量,实行软盘育苗机栽大田用种量是普通栽培用种量的2〜3倍,使用软盘育苗方便机械移栽,软盘用量为310张/hm2,其中10张用于补苗

7、用。3.2抓好机栽,及时补苗当苗高16cm后(3.5叶左右)要及吋进行机械化移栽,最好实行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培,根据本田水深适当深栽可提高Y两优品种的抗倒性,以提高通透性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机械移栽2d后,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提高群体整齐性和个体的竞争力。3.3强化本FH管理夺高产Y两优2108在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更能发挥其高产优势,并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施肥方法。在中等肥力土壤,且未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稻田耕翻后,施45%氮磷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