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

ID:44012806

大小:7.90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17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_第1页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_第2页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_第3页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_第4页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朝时期的日常着装1915年,孙中山宋庆龄三寸(9cm)金莲的秘密高跟鞋与被解放的脚陈列于颐和园的慈禧御用汽车古代交通工具—轿子请回答:以上三组图片揭示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第21课西学东渐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导言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西学东渐①鸦片战争期间——五四运动前后②最初排拒—逐渐接受—全盘西

2、化③学术、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西学东渐政治经济一鸦战败二鸦战败甲午战败资本主义经济侵入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加剧民资发展资本输出加剧鸦片战争后,面对西学东渐的冲击,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完成下列图表)抵抗派代表?主张?洋务派代表?主张?维新派(早、晚期)代表?主张?1840186018941898“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许多人认为洋人吃的是牛羊肉磨的粉,食之不化,若离开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林则徐刚到广州时,断定英国人不敢轻易开战,否则只要禁运茶叶、大黄,英国人就会大便干燥而死不战而降。鸦片战争前的闭目塞听“天朝物产丰富,无

3、所不有,根本不需要跟外夷互通有无。”鸦片战争是中西之间的武力较量和竞争。从来是朦胧一团的“泰西”,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名总兵、二名都统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船坚炮利的震撼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①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②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③编译《四洲志》,系统

4、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墙里开花墙外香?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这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以及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的书籍,它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终于有了一次质的改变。魏源也成为引领国人放眼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位先行者之一。但是这本书在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本去了。日本人从这本书了解到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刻了25版,这本书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明治维新之后,日

5、本变强大了,反过来侵略了中国,这确实是个历史的悲剧啊。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19C40~50年代)一、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二、表现:抵抗派三、意义:学习西方成为思想主流大国的又一次耻辱:第二次鸦片战争1、1860年,圆明园被焚烧,数以万计珍宝流失……2、2006年,从浙江横店集团传出消息,该集团将筹资200亿元,耗时五年再造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初步规划占地面积350公顷,与圆明园一般大小。洋务派代表人物恭庆王奕欣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体:主体、本质;用:由主体派生,为

6、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请思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异: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原有的政治格局,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洋务派:则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来维护原有的统治。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在洋务运动中采取支持洋务派的策略?【探究◎延伸】1.中体西用的实质2.目的相同2、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1)中法战争之前——支持洋务派

7、,投身洋务运动A、思想立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支持者B、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2)中法战争之后——与洋务派分道扬镳A、原因:中法战争暴露洋务弊端,发觉富强之本在于“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B、思想主张: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C、影响: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启蒙作用体用之争(19C60~90年代)1、洋务派与顽固派观点2、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观点一、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二、表现:三、意义:“承上启下”来自小国的挑战:甲午战败1、中日甲午海战前夕,日本朝野和战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