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7391
大小:1.0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17
《机体针对胞外菌的免疫机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呼吸道胞外菌为例,阐述机体通过哪些免疫机制清除胞外菌胞外菌(extracellularbacteria)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的细菌。胞外菌主要致病机制:①产生毒性物质②引起炎症反应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目的是:1.杀灭细菌2.中和毒素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0--4小时之内)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的作用补体的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后4--6小时)巨噬细胞募集巨噬细胞活化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感染96小时后)非特异性免疫呼吸道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感染0--4小时之内)1、物理屏障:
2、致密组织的阻挡、上皮细胞更新、纤毛定向摆动、分泌液的冲洗2、化学屏障:呼吸道分泌物中广泛分布的溶菌酶3、微生物屏障:(1)正常菌群与病原体竞争性结合上皮细胞和营养物质(2)通过分泌某些杀、抑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抵御作用1.吞噬和杀菌过程趋化接触吞入杀灭和消化补体1、细胞溶破作用:旁路途径和MBL途径迅速激活补体,产生溶菌/病毒溶解的作用;2、补体活化产物的作用:某些补体裂解片段(如C3a,C5a)具有趋化和促炎作用,可吸引吞噬细胞发挥杀菌作用并引起炎症反应;有些补体裂解产物(如C3b)具有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可促进吞噬细胞对胞外菌的吞噬清除。中性粒细胞在感染部位组织细胞所产生的
3、促炎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的作用下,从血管中游出、趋化到细胞侵入部位。吞噬大量细菌后变为脓细胞。作用:1.分泌CK,增强前线巨噬细胞对入侵微生物的杀伤作用。2.防止感染扩散(刺激内皮细胞表达启动局部小血管血液凝固的蛋白,封闭血管,阻断血流。)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0--4小时之内)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的作用补体的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后4--6小时)巨噬细胞募集巨噬细胞活化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感染96小时后)非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如果如果第二道防线不够坚固,不能完全阻挡病菌,则由病菌诱发的第三道防线。即获得性免疫应答
4、(主要为体液免疫)投入战斗。体液免疫的过程与作用(起主要作用)APC提呈过程:活化的巨噬细胞,DC细胞此时可将胞外菌加工,处理为多肽,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表面携带有其自身合成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的APC细胞在组织液中进入毛细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最近的淋巴结,在此激活T、B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活化,形成生发中心,活化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细胞免疫的辅助作用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随血液到达局部感染区发挥免疫作用,清除病原菌。B细胞活化需要TH细胞的辅助APC进入淋巴结的T、B细胞区分别激活T、B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在T细胞区激
5、活后,进入初级淋巴滤泡,分裂增殖,约一周左右,形成生发中心。浆细胞的形成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浆细胞胞质中除了少量线粒体,大都为粗面内质网,能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表面不表达BCR和MHCII分子,不能再与抗原起反应。大部分迁入骨髓。抗体对病原菌的作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随淋巴液,血液到达感染局部,并发挥其作用。中和毒素:中和胞外菌产生的外毒素激活补体:IgM、IgG1、2、3与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补体再经MAC溶菌及调理作用清除细菌结合吞噬细胞上的Fc段受体:在抗胞外菌感染主要是调理吞噬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于胞外菌细胞免疫的作用活化Th2细胞,辅
6、助体液免疫应答通过产生IL-4,IL-5.IL-10,IL-13等细胞因子,协助和促进B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细胞因子可增强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还可以扩张血管,使跟多的中性粒细胞游出,进行吞噬清除胞外菌。返回抗胞外细菌感染的结局其结局根据致病菌和宿主两者力量强弱而定感染不形成感染形成但逐渐消退,患者康复感染扩散,病人死亡再次免疫应答(仍然以体液应答为主)大部分的记忆B细胞在淋巴结内生成以后便血液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当同一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性B细胞作为APC,与记忆T细胞相作用,可迅速,高效,持久,特异地分泌大量抗体(主要在骨髓内)产生应答,抗击
7、胞外菌再次感染。THEEN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