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6547
大小:39.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小导管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导管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运用摘要鲁新矿井顶板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岩性较软,胶结性差,顶板难以支护。为解决这一难题,釆用小导管提前支护的方式,在围岩变形过程中能主动地产生支护阻力,控制岩层碎胀变形的效果较好,控制了顶板岩层的下沉,起到了较好地巷道支护作用。关键词导管;巷道;支护;技术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113-011工程概况鲁新矿井+570m轨道运输石门由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天元公司综掘队施工,巷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
2、拱形,长度1116m,坡度为4%。上坡。巷道布置在煤系地层中穿层掘进,釆用喷、锚网棚喷、锚索支护工艺,掘进机割岩石达到断面要求后,初喷厚度不小于30mm的磴,初凝20min后打锚杆压网、架设拱形棚、复喷,喷射栓总厚度150IDITlo锚杆采用全螺纹钢等强锚杆,规格:d)20XL2200mm;锚杆按正方形布置,间排距:700mmX700mm;锚杆托盘压钢筋网,网与网之间每隔200mm用10#扭接一处,网釆用经纬焊接钢筋网,使用4)6.0mm盘圆条,网格尺寸100mmX100mmo2问题的提出1)鲁
3、新矿井煤田属晚侏罗〜早白垩含煤建造体系,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岩性较软,胶结性差,硬度系数f二0.79〜2.0之间。由于岩石硬度系数较小,巷道掘出后,围岩自稳时间短、来压快,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巷道顶板处易产牛离层现象,从而使得顶板破碎,严重影响到矿井的生产安全,制约了巷道的掘进速度,针对迎头的实际情况,提出小导管超前支护方案。2)在巷道掘进施工中,支护工艺占用时间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巷道开挖后,要求尽快地对顶板进行支护,支护不及时,巷道顶板会在短时间内会发生离层,因此快速支护施工工艺成为提高巷道
4、支护效果、实现快速掘进的关键。3小导管超前支护方案1)在巷道拱部周边与施工方向呈2。〜5。仰角、按间距200mm~300mm将小导管打入岩石中,导管外露0.5m,所有钢管打设完完毕,按间距0.8m架设两架拱形棚,其屮靠近迎头的拱形棚托住钢管的外露端,使钢管起到托顶的作用。2)在导管的掩护下割第一个循环,锚网喷支护后,架设两架拱形棚,再割第二个循环,导管剩余1.0m后,再打设另一组导管。导管规格:4)30XL4500mmo3)每个循环,科学进行规划,严格正规操作,确保每一工序正常衔接,有序进行,提
5、高现场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4支护效果及经验1)小导管施工工序简单,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同时,材料不用加大,用现存的材料直接投入使用,即经济,又效益。2)小导管在围岩变形过程中能主动地产生支护阻力,控制岩层碎胀变形的效果较好,控制了顶板岩层的下沉,杜绝了顶板破碎现象,为进行永久支护赢得了时间。3)巷道采用小导管和锚网喷、拱形棚支护的复合支护后,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保证了矿井二期工程的顺利开展,为矿井的安全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5以鲁新矿井煤仓仓顶爾室为例5.1支
6、护参数及支护材料煤仓仓顶嗣室由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支护形式为锚网喷二次支护加锚索联合支护。小导管在煤仓仓顶嗣室支护中的作用。锚杆的锚固方式实行加长锚,锚固长度^700mm,间排距900mmX900mm,具体支护方式:初喷后打设一次锚杆压钢筋网,网与网搭接压茬100mm,压茬处每隔200mm用8#铁丝扭接一处,然后喷射厚度70mm的磴,整个嗣室一次支护完成后,按间排距1600mmX2400mm打设锚索加强支护,然后再打设二次支护锚杆压钢筋网,二次支护锚杆布置在一次锚杆第一排与第二排
7、相邻锚杆对角线交叉点上,最后喷射厚度80mm的磴盖网,总喷厚180mmo5.2支护材料5.2.1锚杆及锚固剂锚杆采用①22XL2400mm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树脂锚固剂为Z2835型;托盘为圆形,用8mni钢板压制成弧形。5.2.2金属网金属网采用编织式经纬焊接钢筋网,金屈网规格①6.5X2800X1000mm,网格尺寸100mmX100mmo5.2.3混凝土水泥:水泥标号为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河砂作配料,颗粒粗细要均匀,含泥量按重量计算不大于3%o石子:采用瓜子石作骨料,
8、颗粒直径为5mm-10mmo速凝剂:其配比为水泥重量的2%〜4%,喷拱取上限。5.2.4锚索锚索采用低松弛高强度直径<1)17.8mm的7股左旋钢绞线,长度6.3mo5.3施工方案的选择爾室掘进断面尺寸宽X高=6060mmX8730mm。根据设计要求,经过分析,冇以下两种可行的施工方案:方案一:先用小导管施工断面较小的导嗣沿施工方向水平掘进到丽室尽头,再从外向里按下分层、中分层、上分层分层逐段放顶、开帮到嗣室顶部。其优点是导狷便于施工,中腰线便于控制,风筒供风合理,易于耙装浮肝。缺点是断面跨度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