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ID:43994935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_第1页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_第2页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_第3页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_第4页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摘要:胜坨油田已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矛质突出,产量递减快,老井稳产难度人,控制老井递减已成为实现油田稳产的重耍工作,自然递减率的高低是衡量油叩开发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的关键。本文从注水、油藏、采油工程、矿场管理环节入手,对自然递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控制。关键词:胜坨油田;自然递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E345IJIJ§胜坨油田发育有一套完整的河流一三角洲沉积储层,为含油层系多、储层卄•均质严重的多层砂岩油藏。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采,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自然递减率高、控制管理难度大一直是制约产量的一个重

2、要因素,口然递减率控制技术是油藏开发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Z-o近年來•根据影响老井稳产工作的主要因索,利用系统工程原理,采取控制各项影响因素的措施,从注水管理入手,实行精细管理,控制自然递减,实现单元稳产。1自然递减影响因素根据影响老井稳产工作的主要因素,通过分系统分析发现,山于油井不同的开发特点,影响老井自然产油的主要因索各不相同,为了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制定控制自然递减的影响因素,从注水管理、油藏管理、采油工程管理、现场管理四大环节入手,对29项管理内容78个控制点进行了因素分析•并针对某一项具体的因素,制定了分因素控制措施,对具体因素进行分解、剖析,找出具体的控制

3、办法。2自然递减控制措施2.1油藏分类管理(1)深化油藏分析研究,提高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零散,提高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是提高油藏开发管理水平的基础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剩余油二次运移,分布规律更加复杂通过动态分析研究、数值模拟、测井精细解释、动态监测资料、检查井资料解释、生产资料和大孔道描述软件等手段,來认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单元的开发现状、潜力大小及油藏特点,作为井区分类的主导因素,运用ABC分类法进行分类,为油藏分类挖潜提供依据。分类指导地质开发挖潜,实行分类治理、挖潜。近年,利用单井储量计算软件•定量计算单井剩余

4、油的潜力人小,利用油藏描述软件,定量描述油水井间大孔道存在状况,提高剩余油认识。(2)实施以完善井网为主的调整治理,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效果井网重组调整。对层系内部韵律层潜力规模相对较小,不具备细分调整物质基础的单元,实施跨层系井网重组,提高储量控制程度。跨层系井网重组的新模式是把纵向上相邻几套层系内储层物性相近、开采状况相近的韵律层跨层系组合,实现中低渗透层和高渗透层的分采,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层系内的储层非均质性,充分发挥各类油层潜力,有效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韵律层评价体系,制定了同一套井网的渗透率级差小于3,原油粘度级无小于2,

5、油层厚度不超过15米的井网重组界限。根据政策界限研究结果,实施井网重组区块3个,设计产能19.83万吨,实际增加产能21.04万吨,增加可采储量162万吨,提高采收率1.8%。(3)坚持“注有效水、产效益油”为目的口常管理与提水挖潜精细挖潜节点,拓展增产空间。坚持“注有效水、产效益油”的原则,成立精细注水项目组,对历年來动管柱、措施井进行分类建档,冇步骤、有层次、有计划地部署改造措施。坚持平稳注水的原则。对历史注采流线比较固定,含水级别较高,水驱效果变差的韵律层,改变注采流线,实施流场调整再造。过去四十多年,胜坨油出一直采用行列切割方式注水开发,注采流线相对固定,井间滞留区的剩

6、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针对这种情况,实施了流场调整再造,将原来平行于构造线的注采井网,调整为垂直于构造线的注采井网,使长期动用程度较低的井排之间、井与井之间的储量得到了有效动用。(4)加强以协调层间注采关系为目的的整体调水在单元整体提水的同时,对各主力层液面、采液量、注水量、注采比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各井组产液、含水、压力、分层吸水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考虑井区储层发育、产液量与最大注入能力的匹配、与相邻井组的压力平衡等情况,采取偏调、酸化、洗井等措施,协调各井组、井层的注采对应关系,水井层段合格率由上升7.3%0(5)加强対高含水剩余油富集区实施有针对性挖潜改造。在单元进

7、入特高含水期开发后,水淹状况口益严重。对水井实施周期降水、提水措施,优选储层发育好、韵律性强、注采对应好的**井组实施脉冲注水试验。该井组实施脉冲注水后综合含水由98.1%下降至95.2%,日产油量由8吨上升至17吨,累计增油683吨。(6)精细动态研究,优化产液结构经过多年的连续开发,地下油层非均质严重、流体变化复杂,只有精确把握每一个油层的特性,对症施治,才能保证开发效果。为此综合运用SNP、c/o等动静态监测资料仔细分析各单元井区剩余油分布和变化规律,精确锁定挖潜进攻点。积极做好低含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