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87734
大小:2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XX历史教学总结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历史教学总结范文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吴素弘梅村中学固然是一所四星级省重点中学,但文科生源一直较差。面对不理想的学生群体,加上课改后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xx年未知的考试,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教学。所以尽对谈不上是先容经验心得,只是粗略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希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看广大同仁指正。一、研究课标,紧扣重点对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当然希看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可操纵性越强越好。但现有的课标显然不对我们的胃口。它太宽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语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让人无所适从。要了解哪些史实,把握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位。但课程改革
2、的专家们是高度评价这个课标的。说课标就是要宽泛,否则教材就会千篇一律。教材由统编制到审议制的变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所以我们抱怨这个课标不好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还被以为是唱反调。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细研究它,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来揣摩它,捉住重点知识。我们备课组在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看课标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是这样写的:知道诸子百家,熟悉年龄战国时期百家争叫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
3、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备课组的四个成员讨论研究,达成共叫。第一节内容中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为简单识记就可以了。百家争叫局面的重要意义既然要求熟悉,那么很明显要作为重点处理。而要熟悉其意义势必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考虑,所以百家争叫的产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实质共同处、百家争叫的历史意义就要讲到位。孔孟荀等儒学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了解,应该比简单识记的要求高。教学中要把孔子的贡献总结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张从仁政、民本思想、伦理观三个方面对比把握,民本思想学生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适当解释其内涵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节重点分析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
4、原因。要教会学生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以及汉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终极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两个角度分析。第三节重点学习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把握理学、心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本质的共同点。第四节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放在黄、顾、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处:即反君主**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续。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楚。通过讨论课标,备课组就重点内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体教学中就轻易做到同一。二、整合教材,化繁为简新教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觉得很不适应。专题性强,跨度大,面广量大,支离破碎。有些地方罗哩八嗦,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教学难度确
5、实很大。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通过共同备课,把每一节内容都整理成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假如教材内容体系不够清楚,就大胆整合,尽力使其清楚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叫”和儒家的形成,课文子目是百家争叫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我们就没有用这种目录,而是按照课文标题把结构分成两大块。一块百家争叫,从概念、形成的原因、实质、历史影响几个方面把握。另一块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两点,年龄时候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年龄时期孔子的贡献把握三个方面:教育上的私学、有教无类,著述上的整理六经,政治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的道德伦理观以及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把
6、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别从仁政、民本、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把握,荀子思想增加一点综正当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学的内容。还比如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内容特别烦乱,我们就完全改变了教材的子目,设计了这样的结构:传进:把握内部外部原因以及传进情况。广泛传播:重点把握原因,分四点:五四运动的促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题目与主义之争的影响;中共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传播特点:突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影响: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这样学生听课、记笔记、巩固温习都比较顺畅。对教材的
7、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楚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三、深进浅出,解析疑难很多教师都反映新教材来不及讲,时间总是不够用。确实,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使我们对这套教材普遍没有好感。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文科班上课,题目问下往没有反应,教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还有的教师则由于课标难以把握,教学就宁多勿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进度。解决的办法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