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型茂混配镁配合物的合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应用化学新型茂混配镁配合物的合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β-二亚胺是一类含有-N=C-C-C=N-结构的不饱和亚胺化合物。β-二亚胺作为一类配体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其合成原料容易获得,合成路线简单方便,毒性小,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非常多样,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通常可以作为纯粹的σ-电子给体,或者以σ、π-复合电子给体的形式出现,立体效应、电子效应、配体骨架等都容易调节,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催化体系。早在上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经报道了用β-二亚胺作为配体合成β-二亚胺金属化合物。如与澜系,VB,V
2、IB,VIIB,VIII族的过渡金属反应外,β-二亚胺还可以与很多主族金属反应,但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对于混配的金属配合物合成的研究仍然很少。为了进一步研究主族金属β-二亚胺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反应性能,本论文合成了新型茂混配镁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研究配位化学,特别是β-二亚胺配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β-二亚胺基作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些金属有机配合物,发现这一配体是合成混配型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理想配体,并具有独特的催化反应性能,是优良的催化剂,能够开发新能源和新型化学反应
3、,合成各种有效的新型材料、试剂和某些特效药物,比如杀菌剂、抗生素和抗癌药物,如顺式[PtCl2(NH3)2]。另一方面是更深入研究已有配合物的化学、物理性质或者生物功能,以寻找其可能的应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目标:1)2,6-二异丙基苯基-β-二亚胺的合成2)环戊二烯单体的制备3)新型茂混配镁配合物的合成,并进行初步表征。4)进一步熟悉各个仪器(如熔点仪,红外)等的使用和操作过程。1提纲:1.1Β-二亚胺的简介1.2β-二亚胺的应用1.2.1合成过渡金属Β-二亚胺配合物1.2.2合成主族金
4、属Β-二亚胺配合物1.2.3Β-二亚胺在工农业中的应用1.2.4β-二亚胺在医学中的应用1.2.5在工农业中的应用1.3茂型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应用1.4β-二亚胺配体的合成方法2实验部分3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1、2,6-二异丙基苯基-β-二亚胺的合成(1)在2,6—二异丙基苯胺中加入无水乙醇。(2)将乙酰丙酮和浓盐酸分别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加热回流3天。大约到9小时后会出现红褐色沉淀。(3)将得到的产物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掉溶剂,用少量乙醇洗涤,再用二氯甲烷提取沉淀
5、。(4)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多余的浓盐酸,分离有机层除去二氯甲烷,最后用乙醇通过重结晶得到纯品。(5)产品检测(红外、测熔点)2、环戊二烯单体的制备采用热裂解环戊二烯二聚体得到环戊二烯3、新型茂混配镁配合物的合成11)在氮气的保护下,将称取的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2,4-戊二亚胺(nacnacH)倒入两口瓶中。2)在室温下,取甲苯注入放有nacnacH的两口瓶中,再取1M正丁基镁注入两口瓶中。3)将两口瓶放入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用70摄氏度油浴加热。4)再称取环戊二烯注
6、入两口瓶中。5)常温下反应24小时,将所得产物离心除去沉淀,真空下除去部分溶剂,用适量甲苯萃取产物,萃取液经浓缩后静置得到固体颗粒。四、中外文参考文献[1]YMYao,YZhang,QShen.Synthesis,reactivityandstructureofmixed-ligandytterbiumcomplexessupportedbyβ-diketiminate[J].Organometallics,2002,1(5):819-824.[2]陆得漳.碳二亚胺的化学[J].化学通报,1965,9:13
7、4-137.[3]郭灿城.金属合成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的模拟[J].化学学报,1994,1:367-368.[4]AWDuff,KJGoddard,RKraus.Thefirsttriple-deckersandwichwithabridgingbenzenering[J].J.Am.Chem.Soc,1983,105:5479-5480.[5]高明丽.亚胺类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7,16:214-218.[6]SJBonyhady,CJ
8、ones,SNembenna,AStasch,AJEdwards,GJMcIntyre.b-Diketiminate-StabilizedMagnesium(I)DimersandMagnesium(II)HydrideComplexe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dductFormation,andReactivityStudies[J].Chem.Eur.J,2010,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