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

ID:43948457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_第1页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_第2页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_第3页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_第4页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域外经验及我国的实施对策屮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属于中高收入阶段。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人口红利减弱、创新不足等因素,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今天的中国与当年日本状况颇有相似之处。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进行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和政府职能方面的改革,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完全有可能。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倍增服务型政府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日标,即

2、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依此计划,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9109元,2020年将超过38000元。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阶段,是社会矛盾高发时期,是否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能否借助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提出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高低将经济体划分为屮、高、低收入阶段。2011年7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划分标准为:低收入(人均GNIW1005美元),中等收入(1006美元W人均GNIW1

3、2275美元,其中人均GNI上3976美元为中高收入),高收入(人均GNI212276美元)。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迅速,GNI与GDP差距较小,可以用GDP代替GNI。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部分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停滞,从而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阶段。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步入中等收入阶段,近年来其人均GDP仍然挣扎在3000-5000美元阶段,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针对这种现象,世界银行在《东亚经

4、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中等收入陷阱”的确存在。除了西欧、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外,拉美、东南亚、东欧等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阶段。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增速,但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经济和社会孑盾,若处理不当,我国也将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将是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关键因素。拉美国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与其收

5、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一度高达0.66o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贫富差距的分界线,我国的基尼系数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003-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2003年最低为0.473,2008年高达0.491。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如图1所示。收入差距过大,少数人拥有大部分国民财富,收入水平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导致居民最终消费需求过低,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据统计,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在50%以下,20

6、11年仅为35.5%,英美等发达国家均在60%以上。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到2012年消费需求对GDP贡献率一路下滑,由65.1%降至51.8%。(-)劳动力成本攀升,人口红利减弱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亚州银行2013年4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劳动力去除通胀后的实际工资涨了3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人口的老龄化也有劳动力的短缺。一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7、13.26%,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二是我国劳动力出现短缺。最初劳动力短缺主要出现在珠三角、浙东南、闽东南地区,随着自东向西的产业转移,劳动力短缺现象向屮西部地区蔓延。2001-2011年屮国人力资源市场监测屮心的报告表明,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集中于第二、第三产业,其中各技术等级劳动力市场短缺最为严重。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巨大转变,“人口红利”的时代结束了,人力资本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三)科技创新尚不足,外需拉动作用减弱西方经济学界一般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劳动力数量、固定资本存量以及全要素生产率(

8、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三者共同增长带来的。TFP即广义的技术进步,它反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效果。国内专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2000-2011年的TFP,发现2000-2007年TFP增长迅速,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迅速下降,直到2010年开始逐步冋升,但是依然没有到达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