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43942
大小:32.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城乡整治美化三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乡整治美化三坝去年12月7日和11日,三坝乡分别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和动员大会。12月16日,三坝乡机关领导、干部全部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出动干部群众1000余人次,打响了该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之战。针对工作计划设置工作小组,是二坝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大特点。该乡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乡容环卫、乡村综合、硬件设施建设等整治工作计划,如该乡制定在今年2月28日前,建6个垃圾池,维修公丿则2个,以配合整治工作。对应工作计划,三坝乡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宣传教育、督导巡查、硬件建设、乡容环卫、交通秩序、市场秩序、6个专项整治工作组,
2、分工落实责任。制度是整治工作常态化的保障。三坝乡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工作例会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召开工作例会,以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工作旬报和月报制度,从今年1月起,该乡各单位、各村每月5日、15日、25日须按时向该乡整治办上报本单位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完成进度表》,每月25口前须报送当月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反馈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为了保障整治工作的质量,该乡还每月进行对整治工作中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街道居民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以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学生给家长上“宣传课”“要讲卫生,垃圾不要乱丢、
3、污水不要乱倒、杂物不要乱放。”三坝乡中心小学六一班学生马兰回到家里,做起了老师布置的特殊作业——给爸爸妈妈当“义务宣传员”。宣传完毕,马兰还让爸爸妈妈签了字。从今年1月1口起,三坝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街道管理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以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连日来,三坝乡中小学校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课堂教学、黑板报、墙报、广播、主题队会等形式,向孩子们进行爱卫宣传,增强孩子们的环卫意识。在老师的带领下,课余时间孩子们还走出校园,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孩子们的做法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吴家测老人一大早就起来打扫院坝,连院坝外的水
4、沟也没有放过。“昨天孩子们整得那么干净,我们也应该保持清洁。”吴家测说。“首先要让群众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要让群众了解整治工作有什么要求。”二坝乡主要负责人说,该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整治氛围,把环境整治工作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仅去年12月27日一天,三坝乡通过悬挂横幅、播放广播、上街宣传、接受群众咨询、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宣传车、广播,悬挂标语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知识,并且还在主要街道、居民集中区、农村院落、交通要道等公共场所开展宣传。制作宣传标语20幅,悬挂宣传横幅4幅,设置岩标5处,编辑创建简
5、报9期;同时政府还与场镇居民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了4000于份,签订率达98%,张贴“明白纸”4950张,张贴率达100%o三坝乡设整治突击队去年12月30口,三坝乡党委、政府成立由120名民兵、村干部等人员组成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击队,长期配合该乡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当天,突击队员们清理了该乡通乡油路公路旁长达3.6公里路段和到核电取水口的村道路4吨垃圾,并填埋垃圾5吨。三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击队在重大节口和每个季度,根据该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安排,配合开展整治工作。同时该乡还成立了卫生保洁、监督员两支队伍建设。场镇保洁员增至1
6、0人,各村组织清运人员30人。参与专项卫生治理行动、日常卫生巡查和监督日常保洁。整治工作千丝万缕,怎样避免管理的“死角”呢?对此,该乡设立了举报电话。目前,先后收到群众举报30余件,已处理25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整治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到群众建议11个,采纳3个。如去年12月29日场镇一居民打举报电话反映,车站厕所卫生死角比较脏。得知情况后,该乡整治办与相关单位联系,仅2天时间就让该卫生死角得到了彻底清理。三坝乡农村住户、街道居民的“门前五包”借鉴城里住户的“门前五包”办法,三坝乡党委、政府对农村住户、街道居民也实行了“门前五包”。该乡建立以
7、门前“五包”为主的创卫保洁长效机制,使该乡环境卫牛长期保持干净整洁。从通乡公路沿线涉及该乡的10多里路段,各村组都成立了比较稳定的保洁队伍。通过村上“一事一议”,农村住户耍么自己打扫门前卫生,耍么出钱请保洁员打扫。该乡姚家坝村三组59岁的唐道友刚从乡干部手中接过“门前五包”传单,就开始提水清除外墙上的“牛皮癣”。在三坝乡党委、政府安排了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该乡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硬化、沟渠堰塘污泥的清理,在一些重点地段新建垃圾站,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添置垃圾箱,在醒冃位置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标语,以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