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全网发布:2012-07-0923:11发农者:唐文豪(访问人次:59936)前列腺炎是成年另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牛: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其庞大的患者人群和高昂的医疗费用给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山于目前対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牛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处,许多医师在临床诊治前列腺炎过程中感到棘手。対前列腺炎的认识、病情轻重的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必要进行规范。屮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聘请有关专家,以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参考《
2、CampbellsUrology》、《昊阶平泌尿外科学》及国外相关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反复研讨,完成了我国《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经过两年的推广和应用,参考各地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并补充新的循证医学资料,修订为《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2009版》。一、概述(一)概念与分类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定位于前列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及畏寒、发热和肌痛等全身症状,尿液、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甚至出现脓细胞。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
3、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由具有各白独特病因、临床特点和结局的一组疾病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卩句。1.传统的分类方法Meares-Stamey杯法”对前列腺炎进行分类是第一个规范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通过比较初始尿液(voidedbladderone,VBl)、屮段尿液(voidedbladdertwo,VB2)>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prostaticsecretion,EP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oidedbladderthree,VB3)“四杯"标木
4、屮白细胞数最和细菌培养结果将前列腺炎划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bacterialprostatitis,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bacterialprostatitis,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nonbacterialprostatitis,CNP)、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该分类体现了过去以感染为前列腺炎主要病因的认识。2.新的分类方法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根据当时对前列腺炎的基础和
5、临床研究情况,制定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2叫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屮的ABPc起病急,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最升高,血液或(和)尿液屮的细菌培养阳性。IIm: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BP,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8%⑹。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EPS/精液/VB3屮白细胞数最升高,细菌培养结果阳性。Ill型:慢性询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s,CP/CPPS),相当于传
6、统分类方法中的CNP和PD,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⑹。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刀,町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PS佈液/VB3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根据EPS/粹液/VB3常规显微镜检结果,该型又对再分为IIIA(炎症性CPPS)fillllB(非炎症性CPPS)2种亚型:II1A型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IIIB型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IIIA和【IIB2种亚型各占50%左右&7】。IV
7、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symptomaticinflammatoryprostatitis,AIP)。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而的检査(EPS、精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而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等)时发现炎症证据跆】。以上分类方法除增加了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外,还将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NP和PD合并为一类,体现了将慢性前列腺炎(III型)作为临床综合征的新认识。此外,将III型分为炎症性(IIIA)和非炎症性(川B)两个亚类,由于分类依据从EPS扩大到EPS/精液/VB3的白细胞数量多寡,使这2个亚类并不与CNP和PD分别对等⑺。对
8、慢性前列腺炎认识的转变及随Z产生的新分类使其治疗策略转向以改善症状为主,且对不同亚类更有针对性。根据国际前列腺炎合作网络(InternationalProstatitisCollaborativeNetwork,IPCN)对该分类方法进行了3年的临床应用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