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教育发展策略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

ID:43921542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_第1页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_第2页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_第3页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_第4页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区教育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灾区教育发展策略一、震后汶川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这里所述的问题是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内部管理相对于地震前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地震后教师的变化1.教师心态发生了变化:相比地震前,教师更加关注自己家人,更加重视亲情,尤其部分教师在异地复学返回本地之后,表现更加明显。1.地震后教师的不满情绪:①到外地的异地复学让老师看到了内地和沿海的发展,心理有了一定失落感。②地震后,社会和政府关注重点在学校,学校重点在学生,而对教师关注微乎其微。③地震对教师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而灾后社会和政府并没有相应帮扶。原计划要异

2、地复课3年,很多老师把生活用品送给了亲戚朋友,而实际异地复学只有一年。老师们回本地复课后,需要重新购置生活用品,而灾区物价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加大了老师生活负担。④地震后教师人均居住面积减少。地震后政府虽然修建了教师周转房,但是相比地震前,教师居住面积减少了。而且房子的一些基本居住功能不完善,需要老师自己花钱去改善。⑤地震前没有房子的教师在震后有周转房,政府给予有私房的教师一定的补贴,部分教师一家人还住在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屋里。这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命运还不如农民。2.城区新修学校模式变化,加重了教师工作负担:震后城

3、区修建的学校都是仿照沿海发达地区模式,教学区和居住区分离开来,只修建了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没有修建教师生活区。新学校修好后,教师需要在自己居住区和教学点之间往返。老师花在路途中时间每天大约有个小时,现在学校已经为教师上班交通问题做了一些工作,如购置了工作交通用车,成立了教师食堂等,但交通拥堵的现象不是学校能够改变的,这让老师在工作中感到不便。3.地震后绩效工资的实行让教师之间矛盾加强,同时也导致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功利性,加重了教师生活负担。绩效工资实行虽然让教师工资绝对数增加了,但是灾后,物价上涨幅度超过了工资上

4、涨幅度,教师工资收入实际下降了。地震后老师对收入关注强度降低,30%的浮动工资并不能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反而导致了教师这样心态:只要是多做工作一定要让领导看见,以便能在30%的浮动工资中体现。1.在异地复课期间,由于将来会怎么样不太确定,教师队伍不太稳定。2.教师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加大。地震后全国关注汶川,教师们无不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以报全国人民的关怀之恩,但所面临的困难需要自己克服,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精神负担。(二)地震后学生变化1.学习态度:地震后,学生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不肯学习,对学

5、习成绩没有以前重视,喜欢和老师作对(有可能是地震造成的心理反应,而又没有舒缓渠道,找不到突破口)。2•主体意识加强:地震后,由于社会对学生关注使得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有学生就是上帝的想法,表现在学生没有以前听从老师引导,不大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3.异地复课的学生在外地备受呵护,回到家乡后这种呵护已不复存在。(三)地震后家长变化1•家长对孩子的健康观点变得更加关注孩子安全问题:家长对自己孩子健康主要关心点在生命安全方面。部分家长不是重视子女是否成才,而是在乎子女是否在学校受委屈。1.

6、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降低:家长不再像地震前关注孩子成绩,对老师工作配合度在下降。由于社会对孩子的关注,家长也有孩子就是上帝想法,只要孩子能安全活着,家长对成绩或是其他方面的情况没有以前在意了。另外,地震后政府和社会对农民的大力支持,帮助农民解决了住房等问题。农民房子修建的像别墅一样,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可能是家长降低孩子期望值的一个原因。(四)地震后学校管理方面的变化1.灾区新建学校配置的先进设备设施加重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新修建的学校有了很多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设施,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设施相比之前至少前进了30年,运行

7、需要专业人员和相应资金支持,而现有的人员和资金并不能让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2.教师心态变化和灾后绩效工资实行也加重了学校管理难度。家对金钱收入没有以前看重,绩效工资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带来了教师间因为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产生的矛盾。1.教师教育培训在地震后对工作在一线老师有所加强,对学校管理层有所下降。2.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带来了运行成本的剧增,而学校办公经费则不能满足现代化设施的运转。地震后汶川县教育教学水平相比之前有所下降。震前,汶川教育在阿坝13个区县里排在第一位灰后有所下降。高考

8、成绩下降可能有50%源自于地震影响,中考成绩可能有70%源自于地震影响。二、汶川教育事业发展可以把握的机遇尽管地震后汶川教育事业发展受到重创,但困难与机遇并存,我们只要把握好这些机遇,汶川教育事业就能迅速恢复并超越震前水平。(一)宏观上的机遇汶川县教育事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机遇:一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教育的地位从首要位置到突岀的战略位置,再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