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12148
大小:39.0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6
《漫坪屲小学双联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卫生系统开展“双联”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和《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中教师和医务人员开展“双联”行动有关事宜的通知》(渭联领办发〔2012〕2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家校、干群、师生关系、优化教育环境、办人民满意教育,转变教职工作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推进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从2012年开始开展机关单位和学校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合五竹学区《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2、”行动的实施方案》,现就我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二.基本原则K坚持同步提升。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坚持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
3、3、坚持务求实效。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精心安排,认真落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4、坚持持之以恒。立足全省“十二五”规划和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教师调整要及时选派接替人员。三.工作任务(一)宣传政策。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导、协调、督促省市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二)反映民意。要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群众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的各种呼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
4、议。(三)促进发展。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增收致富能力。重点帮助特困户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子。(四)疏导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协调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新方法。(五)推广典型。发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六)教育职工。让全体教职工在深入群众、深入家庭,细心观察、虚心求教、耐心指导、热心关怀,帮助他人的同时发现并改
5、进自己的不足,使得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转变,师表意识、服务意识更浓。四、参与范围和工作方式(一)参与范围。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参与范围为我校所有教师。(二)联系方法。按照县委的要求,所有教师各联系1户贫困户。(三)工作方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按照一次确定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工作不中断。先调查了解贫困农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致富思路等,并详细登记,对每户特困户建立台账,在充分了解贫困农户的实际困难和脱贫需求的基础上对照实际,确定阶段性帮扶计划,帮助联系对象找准路子,理清致富思路。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五.
6、组织保证和工作要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的重大任务,具体要求是:(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校长负总责,切实把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二)统筹安排部署。根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要求,学校列岀年度工作进度,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同时把开展这项行动同做好日常工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同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巩固“两基”成果
7、结合起来,同加强信访下访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同培养锻炼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三)严明纪律要求。教师要按照县委[2012]13号文件要求,深入农户确定联系户,保持全年联系不断。其中学区、学校教师要在暑、寒假期间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o除县上集中统一安排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要结合联系工作的实际,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一年入户不少于6次,累计时间不少于半个月。联系贫困户的教师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职时,由联系学校确定新的接替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