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

ID:43869853

大小:61.52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16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_第1页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_第2页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_第3页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_第4页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农、林、牧、渔业中的土地问题513.农业以冇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冇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111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2、。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门给门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捉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吋间与劳动吋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

3、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木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捉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牛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514.原始农业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指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

4、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重大革命。513.传统农业采用历史上沿袭下來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楼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

5、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为止。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Z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糟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貝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冇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14.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

6、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木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木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屮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H益增长;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原了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

7、、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而貌发生了重大变化。515.立体农业农业生产按照生态学种间互补、共生互利原理,在一定土地面积上进行空间结构立体(垂直)设计,充分利用农业生物层,合理组合生物复合群体,使空间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农业生产系统。立体农业的目的是加厚人类可利用的生物层,发挥生物的不同特性,使生物种间形成互利的立体关系,使外界传入的能量和物质经过多层次的吸收转化,尤其是扩大光能利用面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土壤肥力,提高物质、能量转化率和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