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58905
大小:47.5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6
《高等医药院校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医药院校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髙等医药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医药人才的摇篮,专业的特殊性赋予了大学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即以“仁、和、精、诚”彰显“真、善、美”,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哲学的思维方法去认知生命与疾病防治,以“天人合一”、“起居有常”等传统文化理念指导大众养生;凝炼形成了符合医药专业特点的传承方式:将传承医药文明与规范行医行为相结合,传承传统文化与倡导现代文明相结合,疾病诊疗与疾病预防相结合,创新文化精神产品与校园人文景观相结合。[关键词]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特色
2、;传承[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2(b)-0126-03“文化”是一个常用词。《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有了文化可以变鄙俗为文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众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医药文化是以哲学的辨证观、宇宙观、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为基础,探讨生命与疾病防治的认知文化,注重发挥机体自身的抵御疾病能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形成的防治疾病、保健养
3、生等理论和方法的总和。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高等医药院校不仅是培养优秀医药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医药文明的主战场,不仅要培育和传播追求真理、大胆创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现代大学文化,还应该借鉴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预防为主的健康养生理念,学会应用中医药文化中的"仁、和、精、诚”去诠释和传播"真、善、美”。1以"仁、和、精、诚”彰显"真、善、美”的医德观中医药文化核心内容体现在对人们生命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和对生命与疾病防治的认知方式,以“仁、和、精、诚”来诠释和传承“真、善、美”。1.1以''仁”为本的道德观孙思邈倡
4、寻公正、无私的医者的医道,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仁”即“医乃仁术”是医学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医者必须具备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仁”一是指医者之仁,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宗旨,宣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崇尚不计个人得失安危的仁爱和奉献精神;二是指医术之仁,即医术要精[1]O“仁”,还体现在同
5、行之间应道谦和,不得在背后无根据的诋毁他人,抬高自己。正如孙思邈所言,“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衙耀声名,嘴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注:'差'通'瘻',治愈。)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做医生的标准,不可以多言取乐,高声谈笑,说长道短,非议他人,炫耀声名,诽谤其他医生而夸耀自己的德行,偶然治愈一病,就趾高气扬,认为天下无双,这是为医者的恶习。1.2以"和”为贵的生命观繁体字“藥”,由“樂”加“艸”字头组成,意为选用药物(本草)来纠正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功能恢复和谐,
6、犹如美丽和谐的音乐。和谐既包括机体内部各脏腑功能的和谐,还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概况出诊疗应遵循的原则。即人与自然相适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诊疗观,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等。疾病诊疗过程中以“和”为原则,辨证求本,四诊合参,标本兼顾。在身心修养上,要澄神守中,涵养品性;对待患者要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和”在治疗原则上的体现最为直接。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用药物的偏性纠正脏腑功能
7、的偏胜和偏衰,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脏腑平衡和机体内外平衡。1.3以''精”为荣的价值观"精"要求行医者应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精研医道、医术精湛。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只有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在药物制备和炮制方面,一药一术,皆至诚恳,遵法炮制,不得省人工;剔除伪劣,确保质量。1.4以''诚”为本的处事观“诚”是学医者必备的医学信念和道德修养境界,即医德要高尚。只有“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诚”体现行医者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诚”要求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立说、
8、科学研究等方面,心怀至诚,诚信待人,言行诚谨,诚笃端方;要"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要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正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