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51635
大小:664.13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15
《热回收机组原理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回收机组原理及应用主讲:sun主要内容一、热回收名词术语二、热回收的目的三、热回收机组的种类四、热回收系统五、热回收系统的合理使用2一、热回收名词术语空气-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带有独立的风机、空气过滤器,可以单独完成通风换气、能量回收功能,也可以与空气输送系统结合完成通风换气、能量回收功能的装置。习称能量回收机组或热回收机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将排风中的热(冷)量传递给送风的热转移设备,习惯称热回收器,也称能量回收部件。3二、热回收的目的1、减小供热(冷)装置的容量。2、减少诸多设备如制冷和供热设备、空气处理设备、水泵、管路等的
2、投资。3、减少全年的能源消耗量。4、降低运行费用。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保护地球。4t8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定: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1、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2、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的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3、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5三
3、、热回收机组的种类1、转轮式全热回收器2、板式显热回收器3、板翅式全热回收器4、热管式显热回收器5、溶液吸收式全热回收器6、液体循环式显热回收器61、转轮式热回收器781、转轮式热回收器的核心部件是转轮。2、以特殊复合纤维或铝合金箔作载体,覆以蓄热吸湿材料而构成。3、加工成波纹状和平板状形式,然后按一层平板、一层波纹板相间卷绕成一个圆柱形的蓄热芯体。4、在层与层之间形成许多蜂窝状的通道,即空气流道。9工作原理1、转轮作为蓄热芯体,新风通过显热型转轮的一个半圆,排风同时逆向通过转轮的另一个半圆。排风将热量释放给蓄热热芯体,排风温度降
4、低,芯体的温度升高。2、冷的新风接触到热的蓄热芯体时,同于存在温度差,芯体将热量释放给新风,新风温度升高。103、夏季降温运行时,处理过程相反。4、在全热型转轮热回收器中,在热转移的同时,还有湿转移。这是因为排风中水蒸气的分压力,高于蓄热芯体表面涂层的分压力,所以,排风中的水蒸气被涂层吸附。5、随着转轮的旋转,吸湿后的转轮芯体转入转轮的另一半圆部分(新风进入段),由于新风的水蒸气分压力低于芯体表面涂层,因此,水蒸气由芯体涂层向新风转移。111213优点1、能回收显热、潜热。2、回收效率比较高。3、能应用于较高温度的排风系统。4、通
5、过转速控制,适用于不同的室内外空气参数。14缺点1、装置较大,占用建筑面积和空间较多。2、压力损耗较大。3、有传动设备,自身需要消耗动力。4、有少量渗漏,无法完全避免交叉污染。152、板式显热回收器16工作原理17优点1、结构简单,设备费低、初投资少。2、不用中间热媒,没有温差损失。3、不需传动设备,自身不消耗能量。4、运行安全、可靠。18缺点1、只能回收显热,效率相对偏低。2、设备体积偏大,占用建筑面积和空间较多。3、接管位置固定,布置时缺乏灵活性。4、过渡季不运行热回收器的系统,应设置旁通风管,以减少压力损失,节省能源消耗。1
6、93、板翅式全热回收器20工作原理采用多孔纤维性材料经特殊加工的纸作为基材,对其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后制成带波纹的传热传质单元。然后将单元体交叉叠积,并用胶将单元体的峰谷与隔板粘结在一起,再与固定框相连接而组成一个整体的全热回收器。21热回收器内部的高强度滤纸,厚度一般小于0.1mm,从而保证了其良好的热传递,温度效率与金属材料制成的热交换器几乎相等。滤纸经过特殊处理,纸表面的微孔用特殊高分子材料阻塞,以防止空气直接透过。热交换器的湿传递,是依靠纸张纤维的毛细作用来完成的。当热回收器中隔板两侧气流之间存在温度差和水蒸气分压力差时,两者
7、之间就将产生热质传递过程,从而完成排风与新风之间全热交换。22优点1、结构简单,设备费低、初投资少。2、不用中间热媒,没有温差损失。3、不需传动设备,自身不消耗能量。4、运行安全、可靠。23缺点1、设备体积偏大,占用建筑面积和空间较多。2、接管位置固定,布置时缺乏灵活性。3、过渡季节不运行热回收器的系统,应设置旁通风管,以减少压力损失,节省能源消耗。244、热管式热回收器25热管是一种应用工质如氨的相变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元件,其结构示意如图26工作原理当热管的一端(蒸发段)被加热时,管内工质因得热而气化,吸热后的气态工质,沿管流向另
8、一端(冷凝段),在这里将热量释放给被加热介质,气态工质因失热而冷凝为液态,在毛细管和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段,从而完成一个热力循环。27优点1、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大。2、没有转动部件,不额外消耗能量;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3、每根热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