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ID:43848791

大小:758.8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5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_第1页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_第2页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_第3页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_第4页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校园霸凌行为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摘要校园霸凌,又称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是各种形式校园暴力中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危害程度较高的一种。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校园霸凌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下引发了许多国人的关注。科学技术和网络的的飞速发展,给青少年带来的不仅仅是积极的影响。各类霸凌事件的发生经媒体和互联网报道出,让许多青少年在思想意识不健全的情况下吸收性的接收这些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更直接的伤害。在这个问题提出时,我们已经明确,使青少年施加暴力行为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年龄。青少年由于年龄较小,不知道如

2、何应对和转化暴力性冲动,才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将以年龄作为最主要的自变量。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判断评价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状况是否有显著差异的量化方法。针对该问题,应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概念,对该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F检验、K-W检验对实验结果再一次检验核对,利用excel对数据结果进行绘图分析,分析得出青少年存在一些潜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本文第二部分,涉及生命教育、生活方式、娱乐三个领域,分别包括正向和负向

3、两个框架,其中因变量被设计成一种二选一式的评价变量,使用A或B来表示。自变量包括风险偏好、认知需要、决策风格(包括理智型、直觉型、依赖型、回避型、冲动型)这5个维度三个主要方面,主要分析不同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该问题,首先从变量开始着手,通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相关数据,并通过卡方检验和框架效应等方法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用R软件,SPSS,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抑制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主要策略。关键词:校园霸凌单因子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主成分分析一、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

4、校园霸凌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下引发了许多国人的关注。霸凌事件对学生身体和精神上的影响是极为严重而长远的,因此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驱使青少年施加暴力行为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诱因还是年龄。青少年由于年龄较小,不够成熟,不知道如何应对和转化暴力性冲动,才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1.2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一:通过统计分析,判断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状况是否有显著的差异。问题二: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的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向当地报纸写一份500字左右的分析报告,

5、阐述你对抑制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主要策略。二、问题分析2.1基本信息针对校园霸凌行为,我们设计了一次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试图建立一个模型来判断青少年存在一些潜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调查分为5个年龄段,这要涉及生命教育、生活方式、娱乐三个领域,分别包括正向和负向两个框架。其中因变量被设计成一种二选一式的评价变量,使用A或B来表示。自变量包括风险偏好、认知需要(包括18个题目)、决策风格(包括理智型、直觉型、依赖型、回避型、冲动型,这5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包括5个题目)三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的题目可以按

6、照选择的答案来计算相应的得分。2.2相关数据依据附件给出的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模型建立与分析。2.3问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年龄为自变量,通过9、11、13、15、17岁组别的比较,找出青少年心理状况与年龄的关系;此外,同一年龄组的人,在风险偏好、认知需要以及决策风格方面也有显著差异,必须探究这些差异对青少年心理状况的影响;最后,问卷对五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在生命教育、生活方式、娱乐三个领域,又做了评价,我们必须得出评价的结论和相关度。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将采用Excel、SPSS、MATLAB等软件

7、来协助分析。第一问将主要运用显著性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通过F检验判断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状况差异性;第二问将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卡方检验、框架效应等方法,通过T检验分析不同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对抑制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主要策略。三、模型假设(1)本次采用抽样调查,每张问卷均认真填写且数据真实可靠(2)数据明显不符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3)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仅由年龄、风险偏好、认知需要与决策风格决定(4)同一年龄组的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四、符号说明SS方差Sig显著性差异df自由度R2决定系数MS均方差V本征矢量

8、矩阵F两个均方的比较Y1自定义变量,9岁综合主成分P-value确定某个因子是否显著Y2自定义变量,11岁综合主成分Fcrit相应水平下的F临界值Y3自定义变量,13岁综合主成分K主成分个数Y4自定义变量,15岁综合主成分Y自定义变量(F-Fcrit)Y5自定义变量,17岁综合主成分Z自定义变量五、问题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模型准备Ⅰ显著性检验理论显著性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