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3845420

大小:76.0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5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蓝田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家最切合时务,并直接指导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家是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答案】B【解

2、析】秦朝利用法家思想,有益于国家统一,B正确;其他家不符合题意,排除。2.《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A.舍生取义B.见利忘义C.重义轻利D.义利并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儒家主张重义轻利,也符合孟子的思想主张,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舍生取义的思想,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见利忘义思想,故B排除。材料也未涉及义利并重的思想主张,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

3、家思想的形成·孟子【名师点睛】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于A.圣人B.帝王C.官吏D.儒者【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天生

4、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表明董仲舒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于帝王。故答案为B项。ACD项,综上分析可知,圣人、官吏、儒者都不符合题意,排除。4.“印度早期佛教宣传出家之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关系,也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敬仰父母……中国佛教僧人既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促成中国佛教僧人家国情怀的重要因素是A.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B.孟子仁政主张C.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D.程朱理学观念【答案】D【解

5、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中国佛教僧人既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相关史实,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程朱理学的“尊敬父母,忠君爱国”的思想对于佛教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ABC项,佛教在东汉才传入中国,墨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董仲舒是西汉儒学家,都在东汉之前,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陈荣捷教授说:“朱熹在重新肯定儒家的基本学说时,也同

6、时带给了儒家学说新的转变……它使儒学有了整体、和谐的发展,赋予了儒学一个新的面貌。”朱熹思想所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答案】B【解析】【详解】南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成为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故B项正确。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不是朱熹思想产生最大影响,故A项错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是明末清初,故C项错误。农民起义并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故D项错误。6.明末,学术思想界弥漫着“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之风,于

7、经世、治国之道毫不关心,“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耳”。与这一思想背道而驰的是A.儒学危机B.八股取士C.经世致用D.三教合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于经世、治国之道毫不关心”“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耳”反映的是“空疏之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读书要与社会联系,为现实服务,与之背道而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综上分析可知,儒学危机、八股取士、三教合一都不符合题意,排除。7.“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

8、…从来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