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10504
大小:6.36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10-15
《苏鲁支语录·第三讲+超人的教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讲超人的教诲:前言解读(一)F:Track01.cda一、前言概略及各节主题前言(Vorrede,Prologue)说明前言(序篇、序言、开场白)虽然放在第一卷,但也是整书的序篇。《查》原计划只写第一卷。前言:从一个叙述者的角度、以讲故事(戏剧)的方式把查拉图斯特拉介绍给读者。前言:全书的总纲,主要学说(永恒轮回、超人、上帝之死、权力意志)都已包含。鲁迅概括的序篇10节主题11、叙Zarathustra入山之后,又大悟下山;而他的下去(Untergang),就是上去。2、叙认识的圣者(Zarathustra)与信仰的圣者在林中会见。3、Zarathustra说超人(Ube
2、rmensch)。4、Zarathustra说怎样预备超人出现。5、Zarathustra说末人(DerLetzteMensch)。鲁迅概括的序篇10节主题26、Zarathustra出山后只收获一死尸。7、Zarathustra验得自己与群众太辽远。8、Zarathustra被小丑恐吓,坟匠嘲骂,隐士怨望。9、Zarathustra得到新真理,要寻求活伙伴,埋去死尸。10、鹰和蛇引导Zarathustra开始下去。二、查的上山与下山(第一节)1、相关背景知识第一节在《快乐的科学》(1882)第四卷342节也出现过,题为“悲剧的序幕”查在山上的十年对应于耶稣基督在旷野中40天,
3、接受魔鬼的试探。基督通过试探后即开始传道。当时年纪约30岁(路加福音3-23)古希腊人认为40岁为人生之颠峰。年龄:生命经验的暗示柏拉图孔子耶稣基督2、山、“上山”和“下山”尼采对高山的痴迷“正如我一向认为和经历的那样,哲学甘愿生活在冰雪和高山——在生命中搜寻一切陌生的和可疑的事物,搜寻以往惨遭道德禁锢的一切。”(《看哪这人·序言》3)“我来自鸟飞不到的高山,我知道尚且无人误坠其中的深渊。”(《看哪这人·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3)上山与下山上山:与日出相对应。向上之路,追求精神、纯洁、自由、俯视之路,上升到“善恶的彼岸”。最终的结果是智慧的获得和积累。下山(Untergan
4、g,Descent,下降,堕落):与日落相对应。播撒智慧之路、实现之路、入世之路。下山就是下到社会这个洞穴之中。下山既意味着终结、又意味着新生。TheDescentofMan:基督教与达尔文达尔文《人类的由来》赫拉克利特箴言上行与下行是同一的。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由于一种对立关系。相互矛盾的事物协调一致,产生最美的和谐。开始和结束在圆周上是同一点。3、“日球”(太阳)古代波斯的太阳崇拜和火崇拜。古希腊日神阿波罗崇拜。赫拉克利特:太阳日益年轻……燃烧又熄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太阳喻”:太阳是善在可见世界中的儿子(太阳是光和视觉的原因)第6卷,508A-50
5、9B。柏拉图《理想国》日神阿波罗希腊阿波罗神庙尼采的太阳隐喻查对太阳与万物的理解顺序与柏拉图正好相反,不是低服从高,而是相反相成。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叙述。太阳即自然,太阳和万物之共生,不仅仅是为万物,同样也是为太阳自身;同样,查向人类传播思想也是为了使自己新的思想得以发生,否则思想的容器太满,会影响新思想的萌发。“我必须像你一样堕落,如我欲下往之之人群所云。”(3)4、“崖穴”(“洞穴”)、“洞府”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第七卷,514A-517B。培根的“洞穴假象”:是各个人的假象,因为每一个人(除普遍人性所共有的错误外)都各有其自己的洞穴,使自然
6、之光屈折和变色。洞穴假象起于各个人的心的或身的独特组织;也起于教育、习惯和偶然的事情。尼采的洞穴隐喻“我的洞穴,即我的哲学。”(1887年12月2日致勃兰兑斯)5、“鹰和蛇”:查拉图斯特拉的禽畜鹰:最高傲的动物、盘旋的动物、俯视者,自由翱翔于天际(通常象征力量和残忍)罗马军团的徽标之一,拿破仑军队和纳粹第三帝国的徽标。纳粹德国的雄鹰标志蛇蛇:最聪明的动物,环形动物、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引诱者(象征狡猾和欺诈)。“‘善与恶皆为上帝的成见。’蛇如是说”(《快乐的科学》259)鹰和蛇的寓意对哲人与人类之间可沟通性的怀疑对生存斗争说的反动(蛇不是鹰的猎物,而是朋友)。暗喻人类的品性。对
7、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强调(HumanNature)。永恒轮回的暗示。尼采的动物比喻“我天生就是一头勇敢的动物,甚至是一个战士。”“我像鸟一样飞翔于高高的天际,盼望着能以尽可能非现代的眼睛考察现代世界的一切。”(1888年2月19日致勃兰兑斯)6、杯子的“满”与“空”满是由于“上山”修养,空是由于“下山”馈赠和分送。当杯子过满时,倒空的过程,即入世的过程是积极的;而当杯子过空时,上山积聚智慧、自我升华就是积极的。查又要变成“凡人”了,前提是“心意”的改变。三、哲人、圣者相遇与“上帝已死”(第二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