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

ID:43793772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_第1页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_第2页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_第3页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_第4页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渗油藏水驱效果评价与开发对策探讨摘要:某油田为典型低渗透油藏,经过多年水驱开发取得较好开发效果。但也存在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井受效时间长、压力和产量变化不敏感等问题。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影响因素;技术对策4―1—»冃IJS某油出属于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含油层段为新近系上新统的上、下油砂山组,岩性主要为深色的泥岩类、灰岩类夹少量砂岩、粉砂岩及白云岩。储层发育原

2、牛粒间孔、次生溶蚀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石%,平均渗透率为2.98mD,储层排驱压力、饱和中值压力低,孔喉半径小,储层渗流性能差,属于中高孔一低渗透储层。1水驱开发存在问题该油田于1997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采用反九点法注采井网,辖区内注采井数比为1:3o取得一定注水效果的同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矛盾也H益突岀。1・1采用消耗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低渗透油田天然能量不充足,原始地层压力为17.2MPa,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快,采用自然枯竭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

3、地层压力下降快,在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阶段,产油量的年递减率为40%,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很大,每采出1%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4.2MPao为了获得较长的稳产期和较高的采收率,采用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是势在必行的。1・2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该油出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而且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层间、层内孑盾日益加剧,甚至发展到注不进水的地步。由于注采井距偏大、油层吸水能力低,注水井的能量(压力)难以传递、扩散出去,致使注水井井底附近产生鳖压,注水压力升高。1・3油井见注水效

4、果较慢,压力、产量变化不敏感该油出由于油层渗流阻力大,注采井距偏大,注水井到油井间的压力消耗多,因而油井见注水效果不仅时间晚,而且反应比较平缓,压力、产量变化幅度不大,冇的甚至恢复不到油井投产初期的产量水平。通过井组分析,油田注水见效时间长,平均43个月,油井见效井数少,见效井数占油井数的36%o2影响水驱效果因素分析2.1注水水质影响在低渗透注水开发油藏屮,注水水质屮固体悬浮物和含油量超标,以及注人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是低渗透油藏注水水质的突出问题。当注人水中硫化亚铁、氧化铁、沉淀的碳酸盐和硫酸盐、

5、细砂和粘土颗粒等悬浮固体含量过高时,固体颗粒会被滤出在井壁或进人储层,形成低渗透性的滤饼或低渗透污染区域,堵塞储层的流通孔道,使油层吸水量大幅度地下降,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注人水中含油量过高时,含油会聚集成油滴,进人岩石的微小孔隙,形成附加毛管压力,堵塞微小孔隙,使注人压力上升。当注人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注人水所含成垢离子Ca2+、Mg2+、S042-、C032-等较多时,容易形成沉淀,造成储层内结垢严重,堵塞孔吼通道,导致注人压力上升,油层吸水能力下降。2.2储层敏感性影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

6、中储层敏感性主要表现为速敏和水敏伤害。低渗油藏胶结物和粘土含量通常较高,在开发过程屮,由于注人速度过快或采油井泄斥过快,使微粒更易运移,导致近井地带储层发生较为严重的速敏伤害,使储层渗透性变差。岩心速敏实验表明,速敏引起的储层渗透率伤害具有不可恢复性。因此,在低渗透油藏注水与釆油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注采速度,减小速敏引起的低渗透储层伤害。储层粘土含量较高,当注人水使地层水的浓度降低或组成发牛变化时,破坏粘土矿物与地层水处于溶胀平衡状态,导致粘土发生膨胀,从而降低了储层渗透性。2・3储层有效应力影响注水过

7、程中,注采不平衡和地层压力下降,储层的有效应力变大,导致储层骨架会发生弹塑变形,孔隙介质变形,使依附在壁上的松散颗粒脱落,在孔隙中运移并在狭窄孔隙或喉道处堆集,造成堵塞,使储层渗透率降低。2.4过度压裂影响低渗透油田注采井的过度压裂(水力压裂、超破裂压力注水),易造成裂缝将油层切割,基岩弹性能量释放后注人水将沿裂缝窜流,导致油井暴性水淹,由于压裂后裂缝与基质的油水渗流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油层水淹后仍冇大量的剩余油富集于基质屮难以开采,再利用水驱渗吸作用来开采基质中的原油效果差、时间长、釆收率低。3改善

8、水驱效果对策研究3.1采用合理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当砂体分布面积一定时,井网水驱控制程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注采井距与注采井数比,适当缩小井距或提高井网的注采井数比,可以提高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改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3.2精细分层注水,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油出油层具有薄、多、散、杂等特点,层间非均质性强,从油水井产、吸剖面看,存在着很大的层间孑盾,采取早期分层注水开发,挖潜差油层潜力,可以冇效的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注水效率。3.3提高注入水水质与配仮性,减少储层伤害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