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92666
大小:27.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探究【摘要】社会公德与私德相对应,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关键词】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对策一、前言社会公德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2、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乃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现1.1环保意识的觉醒。2010年,有专家对试点小区的1200户居民家庭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调查。从垃圾分类试点调查数据看,我国公民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和公德行为习惯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一些市民对保护环境的价值认同度非常高,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
4、养成。1.2诚信意识的觉醒。在网络上,阿里巴巴针对淘宝部分卖家人为“刷钻”,虚假信用炒作的现象,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向不诚信卖家公开宣战。从此处我们看到,'‘独行侠”方舟子的十年打假路不再孤独,一些IT行业精英也已经自觉地加入到“诚信卫士”行列,从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正在努力实践,推动社会诚信建设。1.3文明礼仪意识的觉醒。上海世博会既是世界携手展示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盛大聚会,也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文明素质的窗口。对于许多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不文明表现呈现出的“一片狼狈”现象,不仅各大媒体聚集痛批,众多网民更是
5、口诛笔伐。从网民高度统一地对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所表现的不文明陋习的痛揭看,许多人已经对公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的已经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与爱祖国联系在了一起。1.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问题1.1社会正义感的缺失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不断趋向多元化,新旧道德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个人主义倾向逐渐抬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公共价值取向却受到抵制和歧视,人们社会交往中最珍贵的情感、友谊等因素被贴上了商业标识。2.2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
6、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也是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越来越多地被遗弃。2.3社会成员漠视“规则意识”我国社会公德问题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漠视。目前,最明显的是职业道德的丧失。有些人受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侵蚀,内在道德防线经受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不可自控行为,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监督防范机制的缺失。1.当前社会中公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因1.1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在传统社会,以狭隘的血缘、亲缘、地缘观念为基础的传统道德,
7、缺乏体现“博爱”精神的人道主义精神。传统的“仁爱”,主要是围绕着"亲亲"、“尊尊"原则,并以家族关系扩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之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推己及人,讲求次序和“爱有等差”,以报恩、孝道为前提,并不具有“博爱”的内涵。此外,传统文化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常常被动"等待"正义,勇于站出来为维护社会公德的人反而有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受到孤立。这对中庸思想是一种偏差性理解,把中庸思想中的“和谐”扩展至绝对的和谐,而不管这种和谐是否符合原则。3.2社会公德教育弱化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
8、最基本、最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具有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等特点,看起来只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容易被人疏忽。正由于社会公德的这一特点,造成一些人将社会公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导致了对补会公德教育的不重视、不得力。3.3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薄弱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注重宣扬先进,用以鼓励鞭策全体公民,这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对于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