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镇财政收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镇财政收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管理乡镇财政收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谨(睢宁县梁集镇财政所江苏•睢宁)摘要:乡镇财政所历经时代的变迁,先后经历了各个时期的体制转变和职能完善。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从职能管理、队伍建设到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已日趋成熟。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管理过程中也岀现了一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乡镇财政;收支运行;问题;对策—、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现状1•财政收入总量及结构分析201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梁集镇财政所在狠抓收入
2、、培植财源、加大总部经济建设上大做文章,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收入结构得到较好的优化,税收收入占比得到很大提高。由于全镇的共同努力和各级部门的紧密配合,圆满完成了当年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在抓好财政收入的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13-2014年两个年度数据来看z总收入增长7.2%z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9%,公共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6.68%.82.93%,总收入中税占比分别为64.76%、72.27%,公共预算收入中税占比分别为84.45%、87.15%等。从上表数字分析,收入增长比较舍理,收入结构得到优化。
3、取得上述的成绩,源于以下得力的措施:一是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夯实基础税源。在对现有企业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的同时,也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创造优质的环境,做好新上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夯实基础税源。二是加大对总部经济企业的招引培植力度,壮大基础税源。镇专门成立财税办公室,抽调懂专业、有特长的机关人员走出去,采取邀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到我镇调硏、考察投资环境等方式,在我镇设立总部经济公司”形成一种长效、稳走的财源,壮大我镇基础税源。近两年,共设立大小总部经济公司53家,两年共实现总部经济税收达3989.6万元。2财政支岀总量及结构分析近两年
4、z在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增长较快,尤其是刚性支出增长较大,涉及民生支出的投入占比较大。连续两年时间,支岀总量增加27.68%,其中:人员经费支岀总量相对下降,原因一是2013年度人员经费中包含增补2011-2012年度的绩效工资数,因此,支出数额相对较大。工资性支出、补贴补助性支出、村级资金支岀和民政优抚资金支岀都有增长,反映岀刚性支出的增加;二是公用经费支出增加49.35%。从上表数字看,一是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会议费、车辆运行费、差旅费及公务接待费出现较大降幅,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公务接待、会议费以及公款岀国
5、考察等三公经费支出降幅很大,节支效果很明显。二是支出增幅较大的是办公经费和劳务费,增幅较大的原因是管理示范镇创建所投入的广告费、环境治理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以及为了组织外部税源所增加的税收成本等。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1.收入管理面临的问题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加之历史遗留的因素,造成目前苏北地区乡镇组织财政收入困难较大,举步维艰。原因如下:一是基础税源匮乏。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乡镇基本没有像样的企业,基础税源匮乏,组织财政收入后劲不足;二是税务部门不断地改革,只注重内部管理,造成征管力量不断弱化,加之
6、政策调整后个税起征点的提高,造成乡镇部分基础性税源人为或政策性流失等。但是,上述原因并不是乡镇完不成收入任务的借口。原因有二,一是到目前为止,上级下达的收入增长目标和GDP经济增速的硬性考核必定还是衡量一个乡镇全年工作成绩的定量指标;二是由于乡镇本身经济比较落后,税源短缺,上级转移性支付收入又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财政支岀增长的需要,短期内急需一些财力来补充和缓解上述压力等等。所以,这两项原因迫使乡镇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利用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区域外的税源来增加本镇的财政收入。但是,这样做,首先会造成乡镇财政收入存在一定量的水分。其次也违背了国务院和
7、省厅的相关文件要求。因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矛盾和问题交织着乡镇组织财政收入的整个过程。2.支出管理面临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岀台以来,乡镇财政在支出管理上存在的状况:一是除上级明文规定的专项资金有支出标准和支出用途夕卜,正常的经费支岀项缺乏详细的财务规则和列支标准,让乡镇财政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好把握。以往看彳以正常的、合理的支出现在已经违规和超限了,以往宽松的支岀环境现在收紧了。二是组织财政收入所增加的额外成本,如果能列支,那带来的只是冰涨船高〃的数字上变化,导致地方经济与实现的财政收入存在脱节现象,长期下去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利。但是,面对
8、地方实际,短期内又急需组织一些外来收入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这势必会产生相应的矛盾。三是财政资金就地就近监管的工作职能和财政人员的配备上产生不相协调的矛盾。这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