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78235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及对策分析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及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R37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31-01急诊科是社会医疗救助以及参与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急诊疾病呈多样性、复朵性、病情急、变化大、来势猛、死亡率高,其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护士耍充分利用短暂时间正确的进行分析认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保证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险因素,现将诸多潜在危害因素做简要分析。❷1急诊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1.1生物因素:主耍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流
2、感病毒等。急救工作中往往是在未明确诊断疾病前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最常见的血液传播疾病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如果不做好防护很可能被传染上而成为带病毒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医务人员感染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1]。1.2物理因素1.2.1锐器与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2]出血的意外伤害。急诊科患者大多病情急,燥动不安,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对有外伤的需立即包扎,缝合,止血等抢救。在这紧急时刻操作不当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及刀割伤。1.2.2噪声:急诊工作环境嘈杂,主耍有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监护仪的报警声、120的
3、警笛声、家属交谈讨论声及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叫嚷声等等。护士长期处于这样的高分贝环境中,会引起耳鸣、头昏、血压升高、失眠等。1.2.3负重及运动性危害:急诊护士在班多数时间是站立工作,不停奔走,下肢静脉易曲张。经常搬运重物及患者,长期低头操作,容易出现颈背腰疼痛,易引发腰椎颈椎等疾病。1.2.4电离辐射:急救患者病情重,做各项检查需护士陪同,CT、X线检查具有辐射[3]。长期纶活在监护仪器的电磁场中有可能致畸致癌,尤其是怀孕的护士,放射线、电磁波、电力波、静电器等可能对母婴健康不利。1.3化学因素:急诊护士工作中需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常用的如戊二醛、84消毒液、
4、紫外线等。这些消毒灭菌剂会腐蚀皮肤刺激呼吸道引起咽炎、鼻炎、结膜炎、皮炎,甚至哮喘。1.4社会心理因素1.4.1急诊护士因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每FI在工作中高度精神紧张、心情焦躁,加Z轮班对身体及心理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护士易产生疲劳、胃痛、便秘等疾病。1.4.2人际冲突在急诊工作中也时有发生,急诊病人常常病情或伤情严重,尽管医护人员尽力抢救但仍不能挽冋生命或致残时,尤其是那些猝死和因车祸等外伤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常无法接受已定事实,因而迁怒于医护人员,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意见,甚至发生打骂医护人员的现象使其身心受到伤害。❷2安全防护
5、措施2.1加强急诊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组织业务学习,掌握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纠正受伤后的侥幸心理,清楚认识各职业危害对人体的损害,做好自身防护。2.2急诊护士应规范操作程序,在紧急情况下做到沉着冷静,认真仔细,工作中不断总结技术操作的技巧,避免针刺伤及利器损伤。给不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操作时最好有他人协助,使用后的注射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容器中,禁止注射器使用后重新凹套针帽。2.3急诊护士在接触血液、体液或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护士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脱手套后应彻
6、底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以免造成交叉感。1.4教育和传授年青护士学会恰当的选择工作速度及身体姿势,既要保证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时间带來的身心疲劳,以缓解工作的紧张程度。2.5急诊护士在工作中应严格掌握消毒隔离制度[4],接触化学消毒剂吋,应戴手套、口罩,有条件的医院可戴防护眼镜,以免损伤皮肤或引起呼吸系统和眼部损害。2.6急诊危重患者多、工作量较大,应适当增加值班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合理配置人力,以减轻急诊护丄的心理压力,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多组织集体活动,放松心情,及吋释放工作压力,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2.7急诊护士在抢
7、救工作中要注重关心体贴病人,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当面对病人及家属的负面心态和异常行为时,要具有良好的口控能力,耐心开导,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其转化为良好行为,避免医患冲突发生。总Z,急诊护士在13常工作中应该强化安全观念,了解对自身健康危害的各类因素,提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安全防护,只有保障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参考文献❷[1]谢延香,张文颖,刘剑斌,等•医院护理职业防护探讨[J]•承徳医学院学报,2007,24(1)•❷[2]陈青娥.浅谈外科护上的职业防护[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7(6):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