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77674
大小:42.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电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电工学习感悟短短十数周的学习,使我对应用电工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电工知识,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相信这对我今后的日常生活将会有许多帮助。就在上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实验室,在老师和组长的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动手安装家庭电路,虽然并不算太复杂,但这对像我这样许久未接触电路的文科生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了。虽然老师在此前的理论课上已经教过我们弄这些电路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此之前没有做过任何电工实训的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碰到了难题。电路图和实际的电气元彳牛有着拿巨大的差别,不过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最终我在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看着亮起
2、来的灯泡,我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成就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同时也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和感受团体凝聚力的好机会。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对教科书上知识的学习,我学会了以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工知识:(一)家庭用电安全:1.不超负荷用电。家庭使用的用电设备总电流不能超过电度表和电源线的最大额定电流。要使用大功率的家电(如空调器等),须先到供电部门申请报装扩容,不要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2.所有的电源设备(导线、闸刀开关、漏电流保护器、插头、插座),电器设备都要选用技术质检合格的产品,不能图便宜买劣质产品。不能有破损,
3、金属原件不能外漏;1.不能用铜丝、铝丝、铁丝代替保险丝;不能用信号传输线代替电源线;不能用医用白胶布代替绝缘黑胶布;不能用漆包线代替电热线自制电热褥等代用品;4.用电设备外壳要可靠接零,严禁用接地线代替零线,以防用电设备的绝缘击穿或外壳带电发生人身触电;(二)家庭电路组成:常见的家庭电路一般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设备、说明书、用电器等组成。1.进户线:进户线分为火线和零线,它们可以用试电笔来判别,能使试电笔的氛管发光的是火线,不能使氛管发光的是零线。通常情况下零线与地之间没有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2.电能表:电能表的作用是测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3•总
4、开关:总开关的作用是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位置在电能表之后,保险丝之前。2.保险丝:作用是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保险丝要选择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不能用更粗的保险丝,更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丫保险丝。3.插座:家庭电路中的插座是为了给用电器供电。种类分为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1)两孔插座:两孔插座的接线方法一般是左零右火。(2)三孔插座:三孔插座的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另一孔是接地的,这样在把三脚插头插入时,除把用电部分接入电路夕卜,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和大地连接起来,这是为了防止一旦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带电后,电流可以从接地线导走,从而避
5、免人接触用电器时触电。1.用电器:直接使用电能工作的器件,各个用电器应并联接电路。各用电器之间应并联连接,既保证了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又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均为220V。常见的用电器如:白炽灯、电冰箱、电视机等。(二)家庭安全用电守则:1.人走断电,用毕断电,停电时也要临时切断电源。2.墙壁上的插座不要安得太低,教育小孩子要远离电源、开关和插头。3.使用螺丝口电灯,灯头上应装保险圈,最好安装拉线开关,以免开关电灯时触碰到金属部分而发生意外。5.4.墙壁上的扳钮式电源开关,坏了要及时修理。手上沾水或出汗过多时,不要接触电线插销和使用灯头开关的电灯。6.电炉不要靠近电线,以免电线被烤焦而埋
6、下隐患。7.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搭挂衣物。&保险丝断了不要用铁丝、铜丝、铝丝代用。9.电线破损、断落时,千万不要触碰,应及时断开电源,然后速找电工修理。9.发现有人触电,要先用绝缘体如干燥的木棒挑开电源,切忌在电源未与触电者分离的状态下拖拉触电者。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这门课只是为了那两个学分,而应用电工这门课程似乎不被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所重视,对它感兴趣的学生也甚少,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这门学科不甚了解。为了让大家对电工技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工技术的历史吧。电工技术对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信息材料等现代社会的支柱都有深刻的影响。电能是
7、一种重要的能源,它便于从多种渠道获得,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其他新能源发电等,同时又便于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种种需要。与其他能源相比,电能在生产、传送、使用中更易于调控。这一系列优点,使电能成为最理想的二次能源。1876年,T.A.爱迪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应用研究实验室。在这个被人们赞誉的〃发明工厂"里,他组织一批专门人才分工负责,共同致力于同一项发明,打破了以往只由科学家个人单独从事研究的传统。这一与现代科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