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68361
大小:16.12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0-14
《农学概论曹宏第一章节绪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宏E-mail:caoh207@163.com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农学概论《农学概论》课程在我校的地位和作用《农学概论》是我校园艺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资源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的推荐选修课,也是学校其他非农学专业的任意选修课。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培养“地方性、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开设的。我校的学生不论学什么专业,其毕业后,不论工作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必将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打交道。学校要求,我校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在不同的岗位为服务“三农”,振兴中华作贡献。《农学概论》教材《农学概论》教材选用由杨文钰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2年由
2、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该教材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本课程安排总学时:30(3学分)其中课堂讲授学时:26实习学时:4考核方法:笔试1、《作物学通论》曹卫星高教出版社2001年2、《农学概论》李建民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3、《作物栽培学各论》孙晓辉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年4、《作物育种学》张天真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5、《植物生理学》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考书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2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2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4第五章作物种植制度4第六章作物育种与种子产业4第七章作物生产技术6第八章植物
3、保护4第九章作物生产现代化2本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农学的定义及作物生产的地位一、农学的定义农学的定义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广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包括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中义的农学指农业生产科学,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涉及的学科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等。狭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本课程所介绍的农学(agronomy)是狭义的农学。它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
4、论和技术的科学。即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二、农学的性质与特点(一)农学的性质农学是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农学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业。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作物生产是人类利用植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来取得产品的产业,与工业生产是不同的。工业生产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劳动过程,其对象与条件都比较稳定,工作秩序和劳动程序都可以事先安排,只要照章操作,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证。而作物生产
5、不仅取决于农业系统的社会条件,更取决于作物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如土壤、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因此,作物生产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和农业资源环境紧密相连的应用性科学。2.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作物生产是以高产、优质和高效为目标的。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内容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体系,综合应用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推动我国作物生产的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3.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是人类发展中难于解决的
6、大问题。作物生产一方面既是人类粮食安全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消耗资源,带来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农学研究和作物生产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平衡意识,兼顾生产力增长、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安全,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农学的特点农业生产是以动物和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因此,农业生产必须注重协调生物、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这三方面的作用和关系。作物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生产的周期较长,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因不同地区的纬度、地形、地貌、气候
7、、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作物种类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因此,作物生产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的作物、品种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作物、环境、措施达到最佳配合,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农产品。2.明显的季节性作物生产是依赖于大自然的社会产业。而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不同的,所以作物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由于作物的季节性很强,生产上误了农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因此,必须合理掌握农时季节,使作物的生长期与最佳环境条件同步。3.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