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

ID:43758189

大小:664.33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13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_第1页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_第2页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_第3页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_第4页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长江隧道项目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掘进施工第三方监测技术总结报告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8年10月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掘进施工第三方监测结报告项目负责:编写:审核:总工程师:批准: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8年10月第一节工程概况11.1概述11.2水文工程地质概况1第二节监测作业依据、目的与意义32.1监测作业依据32.2监测的目的与意义42.3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42.4监测内容及监测范围4第三节监测53.1监测组织实施53.2监测项目的实施93.3野外监测作业实施103.4监测精度12第四节警戒值的确定124.1警戒值的

2、确定原则124.2警戒值的确定13第五节监测组织实施135.1监测投入仪器设备135.2监测资料的提交14第六节监测完成工作量14第七节监测成果总结与分析157.1陆域地表监测157.2隧道收敛监测257.3江中段江底隆陷监测357.4西线盾构推进对东线的影响监测38第八节结语38附件:上海长江隧道盾构施工第三方监测变形曲线图册第一节工程概况l.1概述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连接上海市区和崇明的高速公路通道,工程分两部分,其中外高桥至长兴岛的南港段采用隧道,长兴岛至崇明的北港段采用桥梁。本工程属于隧道部分,本区域隧道工程是长江隧桥工程

3、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南起口浦东五好沟工作井,穿过长江口水域,北至长兴岛上新开港工作井,全长约7472mo工程分东线与西线双线隧道。东线隧道起始里程为SK0+483.14m,终止里程为SK7+954.79m,全长7471.65m,其中江中段(五好沟大堤s长兴岛大堤)长度为6872.37m,陆域长度为599.28m;西线隧道起始里程为SK0+481.87m,终止里程为SK7+951.23m,全长7469.36m,苴中江中段(五好沟大堤一长兴岛大堤)长度为6854.91m,陆域长度为614.45mo木工程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4、,一次掘进完成;隧道外经15000mm,内经13700mm;隧道坡度平缓,最大坡度为2.9%,最小平面曲率半径为R4000mo江底最浅覆土约14.0m,最深覆土约29.0m,极端冲刷后8.0隧道内道路采用同步施工工艺,隧道间连接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1.2水文工程地质概况121•地形、地貌根据区域地质条件,上海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东南前缘,自晚第三纪以来,呈持续缓慢沉积,堆积了厚300ni左右的松散地层。本工程陆域部分地貌属上海四大地貌单元中的“河口、砂嘴、砂岛”地貌类型,地面较平坦,标高一般在3.5米左右(吴淞高程)。水

5、域部分则属河床地貌类型。木丁程起于浦东新区外高桥东的五好沟,越过南港在长兴岛新开河以西约400m处登陆,因此其陆上地面主耍建筑为浦东段防汛墙以及长兴岛处防汛墙,其余均为农田。水上部分主要是通航中的南港水道,是长江流域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和世界各大洋的重要通道。122.工程区域地表水文特征长江口系感潮河段,为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河口外为正规半日潮,河口内受潮波变形影响,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本工程附近有吴淞、外高桥、长兴岛、堡镇、青龙港等水文观测站。根据已有水文资料成果分析,长江口潮位沿程分布并不一致。按本工程地理位置,外高桥、长兴

6、岛两水文观测站水位可分别代表浦东南岸和长兴岛北岸处的潮位特征。现将该两水文观测站1960-1999年潮位资料摘录如下表所示。外高桥、长兴岛水文观测站1960-1999年潮位资料特征潮位外高桥水文观测站长兴岛水文观测站历年戢高潮位5.99m(1997.8.18)5.88m(1997.8.18)历年最低潮位・0.43m(1969.4.5)・0.29m(1969.4.5)平均高潮位3.27m3.30m平均低潮位0.88m0.84m平均潮差2.34m2.47m平均涨潮历时4h45min4h54min平均落潮历吋7h40min7h31mi

7、n长江口属大径流、中潮差的河段,受径流和潮流的双重作用,在柯氏力的作用下,长江径流与外海潮流流路分歧,涨潮主流偏南走。退潮持续时间约为7h,涨潮持续时间约为5h,平均一涨一落为12h25mino长江口洪季大潮涨潮的平均流速为1.05m/s,落潮的平均流速为1.12m/s,涨潮的最大流速为1.98m/s,落潮的最大流速为2.35m/so1.2.3.工程沿线分区地质地层特征编号里程地层组合特征隧道主要穿越土层A区K0+480〜K1+100浅部有②3、③2层粉性土;小部主要为④1、⑤1-1层粘性土和⑤2层粉性土;深部主要为⑦⑧、⑨2层

8、土。隧道主要穿越的土层为③1、③2、④1、⑤1-1和⑤2层。B区K1+100-K2+200表部沉积有①2层淤泥;中部主要为④1粘性土和⑤2层粉性土;底部主要以⑦、⑨为主,⑧层在本区逐渐尖灭。该区段隧道主要在⑤2层中穿越,局部区段隧道的顶部和底部遇④1、⑤1-1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