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54309
大小:704.5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3
《泸州轻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泸州轻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泸州轻工业园区建设二、项目建设地点:泸州江南轻工业园区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办事处。江阳区是泸州市的屮心城区,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62.52万。江阳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渝经济圈的“中间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突出,工业发展基础良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泸州市是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和中国西部化工城。泸州市已形成了以酒业、化工、能源和机械四大优势产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是中外闻名的“泸州老窖特曲”的发源地,素有“川
2、南重镇”、“酒城”之美誉。泸州市委、市政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而决定建设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主要承载轻工业产品项目,打造川南地区最大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轻工业产品生产基地,该园区已被认定为"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列入全省20个重点招商园区,正在积极中报屮国“西部轻工城”,已经具备发展为省级工业园区的良好基础。二、园区概况园区地处泸州城南新区,泸纳二级路东南侧,距主城区3公里,距泸州机场3公里,距成都256公里,距重庆135公里,属成渝2小时经济圈,集装箱码头12公里、火车站14公里,距隆纳高速路入口5公里,紧靠泸纳高等级公路,连接川滇黔
3、的321国道越境而过,绕城环线、308省道和建设中的宜-泸-渝高速公路等道路紧邻园区。是四川第一出海港和成渝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以此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内,生产要素组织、商品贸易等功能辐射周边30多个县(市、区)。园区主要引进、承接轻工产品制造项目。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投资2亿多元的1100亩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已完成“两纵两横”道路建设,形成了15条路宽16-24米的方格网状结构路网,水、电、气、通讯、宽带网络等配套设施已铺设至园区。已具备供电量7万千瓦,用水量7万吨/天,工业用气10万立方米/天,民用气3万立方米/天的生产要素供应能力。
4、投资7亿多元占地3000亩的二期工程已于2009年春季全面启动。目前,园区正式签约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32个、总投资超过79亿元;已开工建设的24家企业中,2家已建成投产,其余的都将T2009年底前陆续建成投产。三、发展思路本规划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环保型建设的路子,建立现代化工业发展体系,构建泸州市工业新高地,提升城市形象,把园区建设成为效益突出、功能齐全、管理高效、产业集聚、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实行“一站式”审批和一整套“代办”、“专办”流程和“督办”制度
5、,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园区规划总控制面积为20平方公里,东以绕城公路连接线为界;南接蓝出街道宝珠村、石岭村;西临纳溪区棉花坡镇;北连蓝田I口城改造区。园区近期和中期用地范围包括江阳区蓝田红岩村、五星村、梨子园村、新华村,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小区8.32平方公里,商业交易服务区为1.58平方公里,配套生活服务区1.1平方公里。远区规划9平方公里。将园区建成“百亿园区”、“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基地”和“川南最大的轻工业产品制造基地”O园区范围见图1-1,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见图1-2:图1-1园区规划范围图!1£图1-2园区控
6、制性详细规划图区位和交通情况见图2-1、2-2:图2-1川渝“6+2”经济圈图2-2交通优势情况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1、泸州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支柱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延伸空间巨大,客观上为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泸州职业教育全国闻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财经校、泸州市技工学校、长起技工学校、长液技工学校、长挖技工学校及各职业中学等一大批专业技术学校,可以培训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教育培训中心”战略将释放更大潜能。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技术,将成为园区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宝库和技术平台。2、园区内
7、的道路、供排水、施工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相继完工,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现代化工业园区雏形初步形成,为招商引资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蓝田自来水厂供水能力1.1万立方米/日;川南气矿给泸州地区供气总量为50万立方米/FU由杨桥220kV变电站,变电容量12万kVA;35kV变电站1座:蓝田35kV变电站,变电容量共0.63万kVAo3、泸州市委提出了把泸州建设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四川突出南向与加强东向的“桥头堡”和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江阳区结合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和重点,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源
8、、区位等比较优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良好的承接平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不断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项目、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