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43080
大小:93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3
《中外文学鉴赏 -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文学鉴赏中外诗歌产生与发展的轨迹中国诗歌的产生与流变诗歌是最早诞生的文学,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出现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文明,也孕育了诗歌。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的真正诞生,成为了诗歌发展的源头,并确立了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体地位。五言诗兴起于汉初,发展至汉乐府,而最终成熟、完善于《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由古体至律体的转变期。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期。宋元时期,中国古代词与曲的发展到了顶峰。从词的产生、发展和功用看,它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文学性与音
2、乐性。中国古典诗词盛于唐宋,之后,日趋衰微。中国现当代新诗,即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产生、发展、成熟的以白话形式创作为主体的自由体诗,完成了中国诗歌由旧体向新体诗的转化。西方诗歌的产生与流变希腊诗歌事实上是一切诗歌的先行者,它对后世欧洲的各种文学体裁具有源头性的意义。中世纪的近千年时间都是由基督教文化笼罩的。诗歌种类除了有宗教诗歌之外,还有英雄史诗、骑士诗歌、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歌等。浪漫主义诗歌强调艺术的创造性,特别重视情感与想象,反对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清规戒律与理性主义,又从中古文化寻找灵感
3、,这一时期的抒情诗的创作达到鼎盛期。20世纪诗歌发展呈多元化趋势,总的趋势是反对浪漫主义诗歌过分强调情感的宣泄,要求摆脱强烈的主观性,而逐渐趋向客观化。社会文化对诗歌的影响诗歌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丰富的艺术想象,精粹、凝练的语言,将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人物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通过浓烈的情感抒发,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本质。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宗教、哲学的影响语言特征的影响中外诗歌的诗性特征诗言志与“模仿说”中国诗歌本体观念起源于“诗言志”说,这种诗论高度强调诗人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诗人感与
4、外物而生的内心活动作为创作的本原,一开始就把它视为诗人的内心凝聚。言志之说,在中国是一个最古老的观念,是我国古典诗学体系的基础。模仿说,是最古老的艺术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者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亚里斯多德关于“模仿”的定义却融合了如下两重含义:其一,文学作品是现存现实的呈现;其二,作品本身就是一实体,并非仅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前一种意义的模仿说竟主宰了西方近两千年。中外诗歌的对比分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5、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茵纳斯弗利岛(叶芝)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中外古典诗歌比较(一)西方诗歌重叙事,中国诗歌重抒情(二)西方诗歌多透出巨大力量与哲理沉思,中国
6、诗歌多注重自然与情趣的契合(三)西方诗歌重宗教情操,追求永恒;中国诗歌重现世人生,追求实际(四)西方言情诗铺陈奔放,中国言情诗含蓄精练中外意象诗的比较西方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比较分析1、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都注重意象的创新。2、西方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都注意语言的锤炼、简洁。3、都善于运用并置、重叠的意象,达到较强的艺术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