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

ID:43728563

大小:53.16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3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色计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项目绪论第二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三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第四章环境保护第五章节能分析第六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经济评价第十章综合评价结论及投资建议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说明一、项目名称及提出背景(一)项目名称比色计投资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姜堰某某股份有限公司(三)项目提出理由《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

2、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

3、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局面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集聚了一批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

4、引领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关键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体制机制束缚、融资较难等问题。未来,需要继续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的发展重点,并通过加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行动举措、全面强化金融支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政策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一)项目拟建地址该项目选址在姜堰某某工业园区。(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1、该项目计划在姜堰某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2、项目拟定建设

5、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80000.4平方米(折合约120.0亩),代征地面积720.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79280.4平方米(折合约118.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比色计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比色计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79280.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54386.4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89507.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72779.5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9989.3平方

6、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6025.3平方米,成品仓库3964.0平方米),办公用房3488.4平方米,职工宿舍1982.0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268.5平方米;绿化面积5232.5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19661.5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79280.4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046.5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

7、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三、项目建设的理由《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

8、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