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09707
大小:41.76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13
《博士学位论文-民族主义内涵嬗变与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博士学位论文■民族主义内涵嬷变与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现代化相伴而生,互为背景。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民族主义内涵不断变迁,但始终存在一个“同一性”:中华民族的自立与富强。这一民族主义有效地支持了中国革命及现代化进程,但其内涵过于空洞,缺乏文化、思想底蕴。在新时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价值、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享的价值及文明对话过程中发现的全球价值,以坐实中国民族主义的内涵。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民族主义意义建构和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前提和目标导向。这一语境下的中国民族主
2、义必然是现代的、开放的和面向未来的。而以这种民族主义为支撑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必然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英国比较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发现,人类过往的全部21个文明,都是在应对外部挑战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其中多数文明的消亡则是不能有效应对后来更大的外部挑战所致。作为至今存续时间最长的中华文明,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变动:公元前6世纪轴心文明的兴起和强力推进,导致史前文明的颠覆性再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既有的以分封制为核心的天下主义治理结构被以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东方专制主义和官僚主义所代替;184
3、0年鸦片战争,西方人以武力叩开中国大门,借助于船坚炮利和不平等贸易在向中国大量推销商品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把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样式、意识形态等一股脑引入中国,从而造成中华文明几近毁灭。中国曾经的轴心推进和周秦之变都是中国历史的自身绵延,动因来自中华文明结构内部,而清末民初之变则是外部异质文明所强加的。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所以,一些仁人志士惊呼,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汤因比曾经断言,在人类至今尚存的几个文明中,除了仍在强势上升的西方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在西方的挑战下急剧衰落,前
4、景堪忧。然而,汤因比有所不知的是,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连绵不绝,在于中国自古有一批怀抱强烈天下情怀的士人,国难当头,总是能挺身而出。所以,清末民初,面对危局,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国精英纷纷走向历史舞台的台前,救亡图存,保文保种,献言献策。一时间,文化保守主义、改良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共和主义等各种理论、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一些理论和思潮很快演变为实际的社会、政治运动。一百多年来,这一系列的思潮和运动,此消彼长,兴衰更替,令人目不暇接。其政治主张及精神价值或借助于本土资源包装,或以西方术语来表达,乱象环生,
5、驳杂难辩。然而,康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政治史,柯林武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两位西方哲人的断语虽有偏颇,但却是片面的深刻,这表明历史现象多是政治现象,而政治行为又往往受某种思想的驱使。对清末民初的各色思潮和运动做学术梳理,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称奇的现象:各色思潮和运动,或用本土资源包装,或用西方术语表达,谱系多源,理念杂多,但它们多是严肃的政治表达,目标指向则是中国的制度及现代化道路选择,并且全部以民族主义作为政治、社会动员的思想材料。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吊诡,它是现代化理论所得出的规律性结论。导源于英伦三岛并渐次向全球弥散扩张的现代化
6、通常与不同的民族主义相伴而生,互为背景,呈现一种高度的相关关系。整体的历史不能重复,但总是押住韵角。100多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但政治、经济及文化的现代化仍旧是未竟之业。所以,从中国民族主义内涵的嬷变考察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学术进路。一、从历史过程中看民族主义的涵义作为一个久已存在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运动,民族主义的概念十分难以把握。早在1882年,厄尼斯特•冉南就发表过《什么是民族主义》的演讲,但如何界定何为民族主义时,他欲言又止,十分为难。1983年,路易斯•斯尼德为澄清民族主义,撰写了208页的定
7、义参见[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术进路、不同的价值诉求,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和界定便歧义很大,甚至意义完全相反。基于严肃学术研究的观点分歧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若完全出于学术研究以外的动机,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背景和学术训练的情况下,以情绪化的方式对民族主义妄下断语则是不能容忍的。1996年,中国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的“奇书”。该书的作者之一坦言,他原来是一位国际主义者,现在由于种种原因
8、而转型为民族主义者了。任何人思想的转变都是正常的,更是无可厚非的。马克思、列宁、梁启超一生不同阶段都有过大的思想变化。“中国可以说不"也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但以非理性喧嚣的方式解读民族主义,并以此误导读者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可以说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