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

ID:43690345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2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_第1页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_第2页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_第3页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_第4页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富硒水稻生长机理及栽培技术[摘要]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主食,富硒功能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笔者在文中将针对富硒功能水稻的生长机理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关键词]富硒水稻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18-011.硒对水稻的生理生化作用硒是谷光甘肽酶的活性基团,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变其它氧防御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氢化物酶等的活性。硒还参与构成硫氧蛋白还原酶、脱氢酶等酶

2、的活性中心。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处理水稻,结果表明在分藥期0.1ug/g的亚硒酸钠可明显提高谷光甘肽酶的活性。在孕穗期,l.Opg/g和10.011g/g的亚硒酸钠还可提高过氧化酶的活性。此外,硒对旱稻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表明,适量的硒可使灌浆期剑叶气孔C02通量增加、气孔阻力降低,明显提高净光合速率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和叶绿体的电子传递率与硒的存在与否及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低浓度的硒可增强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和叶绿体的电子传递速率。说明硒还参与水稻的能量代谢过程1.硒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硒通过参与水稻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能量代

3、谢、抗氧化作用以及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其生长发育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硒肥,不但可以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增加水稻抗逆性及减轻重金属鎔、镉、铅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在贫硒区施一定浓度的硒肥可提高水稻产量,结实率提高2.172-12.107个百分点,水稻产量提高2.105%-9.167%,具有抗病、抗旱、抗寒、解霜冻、解药害等功能。硒能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及抗氧化性,清除过量的自由基、防止过氧化。在一定硒度范围内,丙二醛含量、氧自由基的产生率及其它自由基的生成量均随硒浓度增加而降低,可提高机体抵御

4、逆境伤害的能力。碱有减轻辂、镉、铅等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抑制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随着补硒质量浓度的增大,植物茎叶根系吸收重金属的能力下降3.硒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硒不仅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而且还能改善其品质。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因此在土壤中增施一定量的硒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研究人员对水稻进行补硒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提高18%。研究发现,施硒可大大提高早稻穗实粒数,施5.0.10.Omg/1硒肥的产量对照增产48%左右,施20.0mg/1硒肥可增产14%3.硒与其它元素对水稻的互作硒可以与重金属如镉、汞和银等结合,

5、从而使机体免受重金属损害。通过对早稻和晚稻品种稻米中pb、Cd、Cr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水稻施硒能降低大米中pb、Cd、Cr的含量,品种不同,降低幅度有所不同4.不同水稻品种对硒富集与耐受能力的差异水稻对硒的耐受能力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植株发育成熟程度,植株对硒的耐受能力随着植株的发育成熟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环境中可利用硒的游离程度,环境中可利用硒的游离程度越低,水稻耐受环境硒的浓度就越高。土壤不施硒时植株各器官中硒含量顺度依次为根〉籽粒>叶>茎〉籽粒,表现出硒向籽粒富集的特征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硒含

6、量越高,水稻聚集硒的能力越强;植株体内的硒含量越高,不同品种富硒能力有一定差异。采用土培、水培研究水稻对环境硒的生物富集能力和耐受环境硒的能力,结果表明:水稻对环硒的生物富集能力与其生育期和环境硒浓度有关,在稻苗分藥期和籽粒充实成熟期出现两个吸收利用硒的高峰:水稻对晒的耐受能力决于自身的生长发育成熟程度和环境中可利用硒的游离浓度,植株耐受硒的能力随着植株发育成熟程度增强,土壤环境持硒能力越强,硒游离度越低,植株耐受环境硒的浓度越高。富硒与非富硒水稻,是指硒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不同。富硒水稻品种“秀水48”能够把根部和叶中的硒更

7、多地向籽粒运输,同时硒在两个水稻品种的籽粒和其它器官中的分配差异也是引起籽粒硒含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3.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基因的遗传及定位研究目前,对控制水稻籽粒硒含量基因的遗传及定位研究较少。现已检测到7个控制稻米硒含量的QTLS,分别位于第1、2、7、10染色体上,利用奉新红米与明恢100的一个含145个株系的F2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水稻子粒硒含量进行QTL分析,在第5染色体上共检测到两个新的控制水稻粒硒含量的QTLS,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6.39%和8.01%4.富硒水稻栽培技术7.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长粒

8、型白粳一号或其它优良品种7.2苗床准备。要选择不用旱田农药的土壤配制营养土,用硫酸调制调置pH值在4-5之间。施用二铁、尿素、硫酸钾,施量为50kgo营养土中加纯氮(N)85g、纯磷(P2O5)100g、纯钾(K20)35g,搅拌均匀后过筛7.3播种。按预计插秧时间的叶龄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