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ID:43670880

大小:40.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2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区科协“三万”活动工作组综合调查报告按照省、市、区委关于“三万”活动统一安排部署,我区科协驻峪山镇峪山居委会、峪山村、金寨村和樊岗村等四个村(社区),两个多月来,扎实开展了宣传政策,入户调查,走访民情等工作,工作组共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发送工作组名片2100多张,发送《致全区农村乡亲们的一封信》2000多份,走访2075户,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491个,解决各种矛盾纠纷19件,为群众发放科普读物1000余册。基本上达到了“政策送下去,民情摸上来

2、,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目的。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省“三万”活动要求,民情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一环。因此,我们在四个村走访调查中,带着问题一边思考,分析原因,一边想办法,找对策。针对“三农”工作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进行了认真排查疏理,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问题:问题之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最好的峪山村年纯收入仅5万多元,其他村(社区)几乎是空白,金寨村虽然成立了大地丰农村合作社和利源种兔合作社,由于刚刚起步,规模小,效益差,村里很多需要用钱化解的矛盾或民生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制约了全

3、村公共事业发展。樊岗村集体经济是空壳,村里每办一件公益事业都得要百姓掏腰包,由于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导致干部号召力.凝聚力下降。问题之二,中心集镇建设管理滞后。峪山是一个老建制镇,前几年作为市政府领导的联系点,市里投入近100多万元,硬化街道,安装路灯,虽然镇容镇貌有了很大改善,但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如老街硬化,老寨河治污,老水网改造,公厕建设等,明显满足不了集镇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由于区位因素和管理体制不理顺,大量的集镇工作还是村委会在包揽代管。而村里对街道建设投入显然有限,导致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当地集镇建

4、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一遇灾害天气,非涝即旱。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年失修,农业灌溉用水难。熊津渠因多年未清淤,通水能力大大降底,导致部分农户水田起旱,水浇地变成望天收。比如国家投资几百万兴建了米湾水库,但由于今年春旱连冬旱,按设计水位无水可蓄,使水库不能发挥应有效益。二是农业灌溉用水困难。金寨村6、7、8、9、10等5个组农民用水靠泵站提取南河水灌溉农田,今年春播,农民为了育秧苗,做棉花营养钵家家户户把压水井里的都水抽干了。全村大小48口堰塘因春季少雨早已干枯,被群众戏称为“三球”

5、堰即:下点雨满球了,天旱点干球了,水用下完球了。问题之四,行路难问题仍然突出。组组通问题,集镇街道硬化问题,在调查中是群众反映最多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樊岗村5组、6组共100多户500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修路资金筹措不到位,造成两条通组公路出现断头路。下雨天车进不去出不来,就连接送小孩上学的车都不愿去。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制约了农民种地积极性。金寨村2组、9组也因通组断头路未修通,导致出行难,群众怨气较大。问题之五,民生问题呈上升趋势。调查发现,许多农户因病返穷,空巢老人群体不断扩大,失地农民生活困难,

6、低保对象逐年增加,目前,有的特困户还仍住在危房里。比如峪山村人多地少,人均不到7分田,收入水平较低。年纪轻一点的农民都外出打工谋生,年龄稍大一点的只能在街上摆个摊,卖个菜,从事小商小贩买卖,做些糊口的营生,也赚不到多少钱。峪山居委会困难户也较多,由于大部分仍是农民身份,一无手艺二无田地,特别是年龄大一点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社会救济,享受低保的就有48户。在走访中,居委会将近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户,由于子女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父母双亲,有的家里只剩下一个老人看门,洗衣、做饭、看病、就医等都是很现实问题,这一现

7、象在农村已逐步演变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和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之六,村(居委会)干部待遇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目前居委会四名干部工资执行的是村委会干部补贴标准,正职300元/月,副职250元/月。由于居委会一无经济实体,二无其它固定资产收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加上居委会民生工作繁重而又艰巨,酬劳倒挂,与城市社区干部待遇相差甚远。金寨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7岁,年轻干部断层。问题之七,历史遗留问题纠结一起影响了干部工作开展。诸如拆迁问题,村级基金会兑付问题,以及涉访涉诉问题等等,峪山镇幸福路规划拆迁遗留

8、问题长达20年未得到解决,涉及到峪山村8户农民,因镇政府无法满足拆迁户提出每间补偿20万的过高诉求,导致这部分群众三天两头不断上访,牵扯了该村干部很多精力。综上所述,解决这些“三农”问题已刻不容缓。二、建议与对策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发展不够的问题。就峪山村来讲,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本村临路(218省道)临街(中心集镇)优势,不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