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

ID:43670618

大小:103.6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2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_第1页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_第2页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_第3页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_第4页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臭氧空洞论文臭氧层论文发现臭氧空洞始末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1%,人类就会多3%的几率得皮肤癌。截至2008年11月8日,南极的臭氧空洞较往年没有变大。很多人也许因此免于罹患皮肤癌。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陆龙骅看来,这多亏英国人乔・法曼1985年发现了臭氧空洞。天上有个大洞1957年,作为英国南极考察队的一员,剑桥大学的教师乔•法曼被首次派往哈雷湾观测站。时值国际地球物理年,包括英国在内的12个国家在南极洲新设了多个观测站,观测极地气象。乔・法曼的任务之一,就是测量空气中的臭氧含量。此后每年,法曼都要到南极去。只是在1957年的南极洲,对臭氧的监测仅是其中很小

2、的部分。当吋的“第七大陆”看上去有更多有价值的监测目标。因此法曼等人对臭氧也只是做常规监测。英国南极考察队所用的监测仪器是多布森分光光度计,这是被公认为测量臭氧的标准仪器,主要通过测量达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来间接反应大气中的臭氧含量。1981年南半球的春季,新测出的数据引起了乔・法曼和同事加迪纳、尚克林的注意,它显示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面积较过去小了很多。“怎么回事呢?”一直状态低迷的乔•法曼变得异常兴奋。“这会不会只是一个错误数据呢?”他重新调校了仪器。随后的1982和1983年,所测得的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果。乔•法曼意识到,有大事情发生了。1984年10月,数据显示南极上空

3、的臭氧层面积比平均水平减少了40%,而且这个大洞已经扩大到了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乔•法曼重新翻阅了过去记录的数据,发现臭氧层的减少实际上大约在1977年就开始了。他没有再犹豫。5个月之后,1985年5月16H,《自然》杂志刊出了他们的文章,正式阐述了南极上空春季臭氧空洞存在的问题:自1975年起,每年早春(10月份)期间总臭氧的减弱大于30%,而1957〜1975年间的变化并不大。文中强调,这个空洞并不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CFCs等臭氧破坏物质造成的。差不多同时,身处日本昭和观测站的忠钵繁也注意到了同样的信息。“他在日本国内发表文章公布了自己的发现,但影响力没有乔•法

4、曼在《自然》杂志的这一篇大。”陆龙骅说,虽然现在公认乔・法曼发现了南极臭氧空洞,其实忠钵繁的贡献也不小。CFCS烧出的空洞CFCs(氟氯碳化物)即日常俗称的氟利昂,顾名思义,是含有氟(F)、氯(C1)、碳(C)的化合物。它的应用范围极广,从很早开始就被应用于汽车和冰箱等冷冻空调的冷媒、电子和光学元件的清洗溶剂,以及化妆品喷雾剂,在工业上使用非常普遍。“CFCs化学性质非常安定,不可燃且没有毒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安全又理想的化学物质。”陆龙骅说。1930年,CFCs首次由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共同研发出来,此后在全球各工业国家的使用量便不断增加。厂商大量制

5、造,使用者也任其扩散至大气中。当时还没有人能意识到,40年后,人为因素可能破坏大气中臭氧的重大事实会被突然摆上台面。法曼发现臭氧的明显减弱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止值超音速航空技术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有超音速能力的协和客机的首飞在清楚地提醒着市场,国际航班所花费的时间有望缩短数倍。而与此同时,也开始有论文指出,新兴的超音速航空器需要在平流层飞行,会排放氮氧化物、硫化物和大量的水汽,这同样值得注意。197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化学家哈罗德・约翰斯顿提出警告:SST将严重破坏臭氧层。有SST发射需要的NASA试图用“合理忽略”来逃避这个警告:“喷发量很小

6、,因此可以合理地忽略。”NASA的解释并没有成功,反而让科学界将注意的焦点从超音速航空器和NOx,转移到氯上,在此之前,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氯被看作是平流层中氯的唯来源。1972年7月,NASA正式公布SST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坚持认为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并煞有其事地委托西根大学的两位教授测试这份报告书。意想不到的是,受委托的史托斯基和塞西隆提交了与NASA意图完全相左的评估报告:“SST所排放的氯,将严重破坏平流的臭氧。”两年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化学教授尺・舍伍德•罗兰和他的博士后研究员马里奥・J・莫尼纳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平流层中氯代氟氯甲烷原子对臭氧层的催

7、化性破坏》一文。在文中,罗兰推测,在平流层中对含氟氯烧的光离解能产生大量的氯原子,从而导致大气层中的臭氧遭到破坏。但这种源于推测性的理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工业界、公众和政客们的倾向性意见是,如果臭氧层没有破损就不要急着修复。法曼发现臭氧的明显减弱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止值超音速航空技术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有超音速能力的协和客机的首飞在清楚地提醒着市场,国际航班所花费的时间有望缩短数倍。而与此同时,也开始有论文指出,新兴的超音速航空器需要在平流层飞行,会排放氮氧化物、硫化物和大量的水汽,这同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