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ID:43657388

大小:57.0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12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_第1页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_第2页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_第3页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_第4页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俊-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曾俊摘要: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对城市原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总结和深化,是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新方针政策。在当前新型犯罪日渐高发,且不断呈现出变异现象的社会治安背景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专业化、规模化趋势,结构功能合理性的协调统一,各级各类执法部门及基层群众组织、当事主体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平台化合作责无旁贷。基于维护社会利益和公众安全的需求,就必须努力构建完全的平台体系、完整的运行机制、完备的应急流程、完善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新时代城市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应有的安全、高效、和谐的期

2、望局面。关键词:新时代城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16第一章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15年4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为有效应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以确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坚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

3、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体提出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明确要求。第一节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特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公安机关为核心,公民参与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体系。一、城市差异明显,发展极不均衡我国各地城市因长期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差异明显,一般来说西部地区的城市落后于中东部,西部各地城市的发展也因具体位置、历史沿袭、民族因素而差异巨大。从社会治安防控上来说,人口相对集中是治安防控体系的构架基础之一。我国自然地理形态非常丰富,人口生活环境或是小型集中或是分散居住,均呈现各自城市独特的治安特

4、点,对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出了巨大难度。以现在信息网络发展的速度,由于各地经济差异巨大,治安防控体系的统一平台长时间不能对口衔接,达到数据信息一体化,极大的影响了治防措施共享局面的实现。二、平面防控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长期的公安机关完全负责、完全运行、完全担则的习惯与理念,造成了我国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平面化特点。受传统工作特征影响,公安机关在治安防控上大多采用打击刑事犯罪、治安犯罪的习惯手段,沿袭过去长时间形成16的人海战术,并不能有效提升治安防控的整体效果。这是因为社会治安防控的工作主要是预防为主,而刑事犯罪治安犯罪的处理主要是后期侦破打击,在

5、从事后打击到事前预防的工作习惯和模式的转换上,公安机关并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理论体系或实施规范能够予以支撑,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海战术代替全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三、违法成本过于低下,惩处的惩戒、教育效果基本可以忽略在现阶段各级各类法律完善的同时,治安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的相应的法律惩处效果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因为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尚未健全,造成很多治安违法行为缺少惩治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过去从未出现而现在已经出现的诸多社会治安违法行为诸如网络暴力等打击过去松泛,客观造成违法成本太过低下,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警戒教育作用;同时,很多长期以

6、来的社会风俗习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却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构建全新的健康的社会公德体系,过去诸如道路秩序、校园教育等原本存在的个体问题因为法律制度的缺失而造成惩处不力管控不佳。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轻微违法行为,大多处罚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惩处、教育效果。醉驾入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恶习的持续恶化,面对现在大量出现的校园贷、网络贷、道路交通秩序违法违规,都是过去不曾有过或是过去极为罕见,而现在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变的情况下爆发式出现。而我们缺乏治理、惩治的有效手段,依靠现有的相关规定根本不足以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第二节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现状形成的原

7、因一、幅员辽阔,地域发展极不平衡我国各省都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省会城市单位人口数巨大,人员密集,二三线城市相对人口集中,四线或以下小城镇等地域人口迁移流失严重。其实,此类现象主要是受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所致,人口的巨大迁移使我国大中等城市常住人口长期处于爆发式增长极端,特别是交通公共场所人员出入频繁,流动性大。而其他三四线城市,因为我国资源配比极不平均、各地经济水平差异明显,造成各地城市人口流入在单向进入的总体模式上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差16距,造成短期时间内各地的常住、流动人口的大量积累,远远超过各地现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承载量。二、经济差异巨大,人员个体

8、差异化突出经济发展的变化决定着人口流动的趋势,因此,在流入地区相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