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5487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原因分析摘要:顺应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逐渐由单位制、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型,本文主要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单位制的瓦解、街居制的职能超载和职权局限、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影响、公民参与意识的日渐增强等方面,做出了对这一模式转型的原因分析。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管理体制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与转变,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
2、与创新,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推动下,我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转型与变迁,那么,究竟是些什么主要的社会原因推动着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转型,使社会管理体制逐渐从单位制、街居制向社区制发生转变呢?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得出以下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求变。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相当缓慢,1950年到1980年的这30年里,全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从28.4%上升到41.3%,而我国却仅从11.2%上升为19.4%。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实施,
3、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迅速推进。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为49.68%。2012年10月31的一份报告更显示我国内地2011年城镇居民的比例已超过农村居民,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0这标志着我国从以农村发展为主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正因此,如此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整个社会结构的极大变化,带來诸多新的社会问题,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因索都促使和要求城市社会的管理必须要适应新的发展,从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发展屮求变。二,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促使基层社会治
4、理模式变革创新。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伴随劳动人事、流通体制、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的改革,前所未有的自由活动空间在我国社会出现。城乡之间,原来附着于农田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出现一波波全国规模的民工潮;单位之间,职员的流动已日渐频繁,大量国企职员流入外企私企,大量内陆人才流入沿海城市。这些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给城市基层管理与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原有社会系统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定平衡被打破,以行政隶属关系与行政命令建立起的传统基层管理体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原冇社会治理模式在应
5、对新情况与新问题时的捉襟见肘和无能为力也暴露无疑,这些都逼迫着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二是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1.6亿,且每年还以近800万的速度递增。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年均百万的增长速度,使全社会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已日趋严峻。因此这种形势也耍求新的治理模式能在社区范围内为老年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完善文体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公共安全等多项服务,以便满足人们安度晚年的需要。三,单位制的瓦解,客观上耍求街居或社区发挥更多的社
6、会整合功能。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基层社会的管理模式在经丿力了一段单位制管理后,也逐渐朝街居制和社区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由国家依靠行政指令计划配置的局面一去不返,职工的生活也不再由单位来全面控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带来国有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国有企业开始学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政府事业单位则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步步开始推行政
7、企分开、政社分开和事社分离。因此,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使得单位制的运行基础不复存在,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新的社会问题,让原本依靠单位制进行控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出现了社会控制的真空。而伴随单位制的弱化,这些从企业、单位剥离出的社会职能以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迫切需要由新的城市社会管理机构来承接。而无论是基层社会管理问题,还是下岗失业问题,抑或是社会信任问题,乂都与街道、社区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街居和城市社区来发挥作用。四,街居制的职能超载和职权局限,迫使在更广泛的社区范围内构建治理模式。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中越来越多新领域
8、的不断出现,在单位制朝街居制转化的同时,街居制本身的负载量在不断加重。一是单位制的瓦解导致的单位职能外移,需要街居来承接。二是外来人口、无单位归属人员的增多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的加剧,无形中给街居的职能增添了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