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_理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川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秋西葫芦的种植、发展和推广提供技术依据。关键词秋两葫芦;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秋西葫芦生育期短,7月底至8月中旬播种,9月初即可上市,收获期nJ延长至10月底,正补秋淡季。但该茬西葫芦栽培难度较大,主要是天气炎热,植株生长不良,又由于蜗虫、飞虱等为害严重,易患病毒病,各地栽培不多[1-2]。曲周县口寨乡浚阳集、东焦营等村广人菜农种植秋西葫芦有10余年历史,种植经验丰富,产量高、益效好,一般产量达75t/hm2左右,近年来平均价格约为0.8元/kg,折合毛收入6.0万元
2、/hm2,减去投入成本9000元/hm2,纯收入为5.1万元/hm2左右,是一种理想秋茬种植模式。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菜农参考。1整地施肥西葫芦根系较发达,耐肥水,适宜于地势高燥、土壤较肥沃、能灌能排的菜园地栽培。秋栽一般于7刀底将土壤深耕25〜30cm,耙细楼平;然后按沟距1.4m开沟,沟宽40cm、深25emo整地后施基肥,沟施腐熟鸡粪15.0~22・5t/hm2、优质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450kg/hm2、硫酸锌15kg/hm2,混合均匀后覆土,并包沟起垄;肥料沟在垄面的中央,垄面宽80cm,垄面中央高15cm,两侧稍低。然后铺设地膜,准备播种。2播种根
3、据该茬气候特点,选择早熟、如蔓、耐热、抗病的西葫芦品种,如王子等。播前,用55°C温水(两开对一凉)或0.1%高镒酸钾溶液浸种4ho一般在7刀底至8刀中旬播种。如果播种过早,幼苗遇高温容易感染病毒病;如果播种过晚,西葫芦牛长期缩短,影响产量。将浸泡过的种子直播到种植穴中,每穴2粒,上而覆盖3cm厚的细湿土,播后浇水。一般2飞d后即可出苗。一燉采用小高垄栽培的形式,垄作不仅冇利于防止雨涝引起烂根及死秧,而fl•便于覆盖地膜,可以人大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利于提高西葫芦产量和品质。3田间管理播后2〜3d即njjp.ffi,iUffl后要及时防止幼苗徒长。当幼苗长到1〜2片真叶后,按
4、留壮去弱的原则,每穴留1株,留苗2.475万株/hm2左右。一般在2~3叶时喷增瓜灵或控尔旺1次,确保苗壮,促进雌花分化。幼苗出土后,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及时结合除草进行屮耕。为促进根部发育,要向根部培土,-•般中耕2、3次。幼苗拉十字叶吋追碳彼750kg/hm2,不浇水,同吋叶面喷1遍座瓜灵,提髙雌花数量,注意浓度要小。因幼苗期处J:高温多雨季节,如遇暴雨要及时排除畦内积水。当第1个瓜坐住后,浇第1次水,结合浇水追就尿素225kg/hm2,追肥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则。以后每收2飞次瓜追肥浇水1次,每次施尿索150kg/hm2、硫酸钾75kg/hm2o注意浇水要小水,切忌大水浸灌[
5、3-4]o为确保坐瓜,可在9:00前人工授粉,即川当FI开放的雄花向雌花授粉,也可用2,4-D或防落素等激素处理,方法是在8:00—9:00,用20〜30mg/kg的2,4-D水溶液喷刚展开的雌花的柱头[5-6],喷1次即可。及时摘除雄花、疯杈、卷须、老叶、畸形瓜,以减少养分的消耗。4病虫害防治防治病毒病,在选用抗病品种、治好虫害的基础上,定期喷施防病毒病药剂,如喷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1号250倍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西葫芦口粉病可用25%粉锈宁2000倍液,或50%rpM托布津800倍液,或5%己哩醇悬浮剂600倍液,或杜邦福星6000倍液防治
6、。交替用药,以喷施成熟叶片及叶背为主。西葫芦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或40%密霉胺或50%扑海因1000倍液,或65%抗霉威1500倍液,或65%甲霉灵1000~1500倍液交替喷药防治。西葫芦绵腐病对用64%杀毒矶(恶霜•猛锌)800倍液,或72%克露(霜脈•镒锌)800倍液,或52.5%抑快净(恶酮•霜服氤)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7-8]o酚虫用10%毗虫咻3000倍液,或20%旋虫丿眯6000倍液喷雾防治。白飞虱可用10%联苯菊酯600借液,或25%功夫3000倍液,或白飞速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一般用菊酯类农药、甲维盐等均可防治。5采收秋西葫芦易老,应
7、及时采摘。一般掌握在谢花后7〜8d(瓜重约250g)时釆摘。6参考文献[1]王寒菊.秋西葫芦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5(10):6-7.[2]董克锋.早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1997(3):31.[3]胡元善.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5(6):28.[4]樊建民,王淑珍.西葫芦秋季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6(6):12.[5]姚明华,汪红胜.武汉地区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1⑷: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