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测量论文

贯通测量论文

ID:43608240

大小:501.94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11

贯通测量论文_第1页
贯通测量论文_第2页
贯通测量论文_第3页
贯通测量论文_第4页
贯通测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贯通测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2第一章一缘煤矿概况4第一节4一、交通位置二、水文地质第二节煤层埋藏特征第三节井田境界及储量、井田境界及确定依据二、井田尺寸三、储量10第二章贯通测量概述10第一节贯通测量10第二节第一贯通方案12一贯通测量方法12二贯通误差预计16三减小误差措施20第三节第二贯通方案20贯通测量方法20二贯通误差预计24第三章最优方案的选择30第一节在平面控制方面30一平面控制的精度303031第四章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和误差预计参数32二工程预算第二节在井下控制方3233第三节两井间巷道贯通误差预计参数33第五章结论和建议36致谢38刖吞贯通测量,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

2、第一节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第二节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皿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小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近50年来,随着电了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造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其高科技产品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全站仪。全站仪是当前比较流行,也比较实用的测绘仪器。应用全站仪与传统的科技手段和地质勘探技术理论相结合,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而和地下的空间、

3、资源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将极大地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降低成木,减少人力物力,使矿区开采更加有效地进行。国际上矿山测量仪器正向着多功能、小型化、数字化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两井贯通理论比较成熟,两井间贯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时,应保证贯通所必须得精度,过高和过低得精度要求都是不可取得。2.对完成得测量和计算工作均要有客观得检查,如:进行不少于两次独立测量;计算由两人分别进行或采取不同得方法,不同计算工具等。在此,我们做了一缘煤矿两井贯通测量。矿井的顺利贯通加快了了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了建井的周期、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交替并且提高了矿井的年产量。

4、第一章一缘煤矿概况第一节一、交通位置山西潞安集团和顺一缘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和顺县义兴镇凤台村,东距县城约2.5km,行政区划属义兴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3°30’38"〜113。31’56〃,北纬:37°19’14"〜37°21’28〃阳泉一黎城(207国道)公路从井出南部边界外侧通过。阳涉铁路从井出南侧外通过紧邻阳涉铁路和顺发煤站,交通十分方便。二、水文地质(一)井田水文地质及地质构造情况井出区域位置处于太行山隆起带与沁水拗陷带的交接部位中部,为碳酸岩和变质岩组成的南北展布的中高山区,向西地势降低为低山丘陵区,石炭二迭系碎屑岩大片出露,间或有新生界松散沉积物覆盖,上述分布的各时

5、代的地层基本构成了区域的三大主要含水层系。1、碳酸盐含水层系该岩系厚度大,分布广,其中中奥陶统灰岩因其局部层段岩溶比较发育而成为主要含水层段,其所含丰富的岩溶裂隙水是区域主要地下水资源。2、碎屑岩含水层系区域内石炭、二迭系地层广泛分布,其屮粒度较粗的屮、粗粒砂岩、砾石多达十余层,因其具有较好的孔隙度,特别是裂隙比较发育时往往成为较好的含水层,区域内该层系多有大小不等的泉水出露,说明该含水层具有一定的含水性。3、新生界松散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区域内人小河流的河床及两侧阶地,其松散的沙砾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含水丰富,农用水井或居民水源井多凿于该含水层,为区域主要含水层Z—。区域内地表河流主要有清

6、漳东源河、清漳西源河及松溪河,清漳东、西源河为清漳河上支流,松溪河,均属海河水系,为区域含水层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区域含水层的另一重要补给来源于人气降水、沿孔隙或构造裂隙渗入,补给条件因地而异。(二)井m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径流井出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部分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只有雨季时才有洪水沿沟排泄。在井田南部边界有庙沟,为清漳东源河上支流,为季节性干沟。2、含水层(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分布在井出深部无出露,根据上元井田钻孔揭露,岩性主要为灰一浅灰色右灰岩,下部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蚀现象,根据上元井E314号水文孔钻进奥灰深部163.90m,奥灰水位标高800m,推定奥灰水位北

7、东高,西南低,奥灰水位向西南径流,据此在区域内井B属辛安泉域的补给径流区。井DO内奥灰水位标高800mo(2)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裂隙含水层井出范围内,太原组中下部普遍含有三层石灰岩,即K2、心和仏灰岩,厚度分别为2.00〜9.88m,0.50〜6.00m和1・80〜12.55m,&、心灰岩质纯,心灰岩局部含泥质节理发育,并有溶蚀现象,距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南帶402号钻孔钻至该层位时冲洗消耗量1.2〜&4m7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