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93599
大小:125.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1
《全自动血球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自动血球仪刘海明主管检验师血球仪简介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群转向五分群,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血细胞分析仪分类1.按自动化程度分: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工作站、血细胞分析流水线;2.按检测原理分:电容型、电阻抗型、激光型、光电型、联合检测型、干式离心分层型和无创型;3.按仪器分类白细胞的水平分: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
2、五分群+网织红血细胞分析仪。目前使用最广泛为三分类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各类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构各不同。但大都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等,以不同的形式组成。BC-2300BC-2800BC-3000PlusBC-3200选择封闭进样带来安全保障作为三分群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主导品牌,迈瑞凭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尖端的科学水平,于2005年推出具有封闭穿刺进样功能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C-3200。BC-3200拥有四种不同规格的穿刺进样位,无论是全血还是预稀释末梢血,无需更换适配器,即能轻松操作,从而优化工作程序,提
3、高工作效率。全自动操作全自动封闭式穿刺进样,检测速度大于60样本/小时.白细胞三分群,精确提供23项参数(含WBC、RBC、PLT彩色直方图).微量检测,只需13μl静脉血或20μl末梢血.四种不同规格的穿刺进样位,针对全血和预稀释末梢血模式,无需更换适配器.末梢血预稀释模式由主机自动分配定量稀释液,并可重复测量一次安全环保封闭式穿刺进样,操作者无需开盖和手持样本,使生物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应用无氰化物的溶血剂(SFT法)检测血红蛋白,满足环保新需求.自动擦洗、拭干采样针内外壁,实现生物安全度的高标准.原厂长期提供品质稳定的配套耗品(试剂等)结果可靠.采用多项业内领先的技术
4、,如电气隔离技术、CSD技术、MCV/PLT滑波法、浮动界标技术等.多达五种不同人群参考值,由仪器自动识别并匹配最佳参考值.中国血液细胞分析仪首家通过CE认证产品应用方便.10.2"彩色大屏幕LCD,同屏显示所有参数和直方图.主机具有完善的中文输入输出功能.主机自动存储35000份样本的全部参数(包括直方图),历史数据的管理、查询更便捷.高压灼烧、浸泡及正反冲压力排堵,体现优越的防排堵设计.内置高效热敏记录仪,可外接打印机完善的校准、质控系统.通过国家注册的配套校准物和质控物.专用校准程序,多种校准方法任选.全面的质控方案,自动绘制并打印质控图BC-3600.白细胞三分群,
5、24项参数.检测速度60样本/小时.微量检测,用血量≤20ul.10.4寸彩色液晶触摸屏,简单操作触之可及.全面的数据通信功能.线性拟合重叠校正技术,提高异常样本分析能力BC-3600CT.白细胞三分群,24项参数.封闭穿刺进样,检测速度60样本/小时.微量检测,用血量≤20ul.10.4寸彩色液晶触摸屏,简单操作触之可及.多功能适配器,支持30余种试管规格.全面的数据通信功能.线性拟合重叠校正技术,具备更强的异常样本分析能力BC-5300高效检测精准筛选.双通道白细胞五分类及异常细胞筛选功能,27项参数.紧凑性设计,仅需20μl血,全血及预稀释血均可全自动测定.测试速
6、度60个样本/小时.半导体激光流式分析技术.先进的细胞恒温特异性染色方法.全中文操作,自定义报告单BC-5380高效检测精准筛选.双通道白细胞五分类及异常细胞筛选功能,27项参数.紧凑性设计,仅需20μl血,全血及预稀释血均可全自动测定.测试速度60个样本/小时.半导体激光流式分析技术.先进的细胞恒温特异性染色方法.全中文操作,自定义报告单.配备自动进样器和单管穿刺进样器BC-5800高效检测精准筛选先进的检测技术.半导体激光散射结合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实现精确的白细胞五分类.二次加速流式细胞技术,实现预稀释模式白细胞五分类检测.浮动聚类分类技术,提高散点图边界识别能力,使白
7、细胞分类更准确.鞘流数字拟合结合双向立体后漩流技术,提升红细胞和血小板检测能力.自定义复检规则,提高仪器对异常样本的筛查效率高效的工作流程.检测速度快:全自动进样90个样本/小时,开放进样80个样本/小时.应用范围广:具备全血和预稀释血检测模式,适用不同人群检测要求.操作更便捷:大屏幕触摸屏,全中文操作血球仪所需耗材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