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

ID:43584929

大小:30.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1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_第1页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_第2页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_第3页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_第4页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及预防对策【摘要】对于青少年游戏型犯罪,应借鉴其他国家采取专门防控措施与建立司法处理机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相关司法制度等领域协调构建科学、有效的防控体系,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预防青少年游戏型犯罪。【关键词】青少年游戏型犯罪预防对策诱因【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0108-02随着我国现代化和信息社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转变,难免对青少年的教育有偏差,使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率日益攀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2、给青少年口身和家庭带来不幸。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剖析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进而提出预防对策,以期对这种青少年犯罪的防控工作有所裨益。一、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概念及犯罪表现青少年游戏型犯罪是指青少年无政治、经济或人身等明确的动机,为追求娱乐、满足精神空虚和感官刺激而实施的犯罪,又称娱乐型犯罪。青少年游戏型犯罪是在犯罪学研究中依据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划分出来的一种犯罪类型,而非依据刑法学中关于类罪的划分标准而定出的犯罪类型。所以这种犯罪的表现形式有些在刑事法律中有规定,有些与刑事法律中的规定不一致。而且一切非游戏的活动都可因当事者的态度

3、而披上游戏的色彩。其屮比较常见的冇:偷开汽车,破坏财产,毁坏文物,聚众滋扰,破坏交通,交通肇事,盗窃,纵火,投毒,骚扰,敲诈,淫乱,吸毒,酗酒等。二、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诱因(一)社会因素任何人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社会因索大多为以下五个方面。1•社会文化因素。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多,社会生活大为改善,享乐的需要随之增强,难免呈现低级趣味的文化传播和媒体的负面信息诱导等社会不良文化因素。而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许多行为是合伙实施的,与越轨青少年文化有密切关系。他们在其团体屮产生一种有其自身特点的价值观

4、念、行为标准、消费和娱乐习惯,以及心态特征的亚文化。他们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朿;对学校里存在的各种规章制度极为反感;他们心灵空虚又尽量使自己无情,并且感到只有激烈地震荡自己才能摆脱百无聊赖的困扰。所以他们行为反常、荒诞,常从损害他人等违法越轨行为中寻求刺激。如果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那种只为自己享乐而不顾社会、他人利益的现象便会泛滥。2.家庭。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提供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由于工作压力大,很多父•母只注重满足儿女对物质

5、的需要而忽视心理需求,很少与他们交流,容易促使其从玩不良游戏中发泄而找到归属感。再者,不少青少年成长于不完整家庭、不和睦家庭或教育方式不当家庭之屮,使他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逐步养成不良的娱乐习惯,极易导致青少年的游戏型犯罪。3•学校。青少年受教育的环境和场所除家庭外,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推行索质教育,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青少年承受了超出自身年龄的学习压力,失去了正常的自由和快乐,但他们又很渴望放松快乐,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天性爱玩,又冇叛逆心理,导致厌恶学习,从学习以外的娱乐活动中寻找乐趣,加上辨别是非的

6、能力差和寻求刺激心理,就会违法犯罪。因此,学校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的养成,以减少游戏型犯罪率。造成青少年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从学校來看,主要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育方法呆板、陈旧,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调动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注重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了道徳品质教育和知法守法意识的培养。4.交往关系。青少年有较强的冲动性、模仿性、易变性、好奇心等特性,许多游戏型犯罪行为是拉帮结伙实施的。如果青少年交往的是缺失道德观念、玩世不恭、有着不良娱乐习惯甚至以犯罪作为消遣的人,极容易导致青少年游戏型犯罪。5•职业关系。

7、寻找一个职业是青年人谋生的最主要途径。如果工作繁重,职员间人际关系紧张,对工作失去兴趣,但出于生存的需要,又不能轻易放弃工作,便会产生郁闷烦燥情绪,以致在业余时间疯狂寻欢作乐,发泄郁闷情绪,如果没有较强的规范意识,控制丿J较弱,则易引发青少年游戏型犯罪。(二)心理因素青少年游戏型犯罪的心理因素,是指青少年受到不成熟、不良心理因素的长期影响,虽然不能直接引发犯罪,但遇到促成犯罪发生的其他社会条件时,逐渐内化为游戏型犯罪心理。主要表现出为个性倾向性因素和性格结构因素。1•个性倾向性因素。个性倾向性是人対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包括人

8、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仰、观念体系等,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趋向选择。如果青少年的观念体系里缺失理想信念,养成追求金钱享乐的人生观,自私自利,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利L1的价值观,是非、善恶完全颠倒的道德观,会造成人格障碍,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