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6974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论文书写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书写指南—、一般格式和顺序1、封面: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专业:以录取简表专业为准。导师:写一名指导教师。2、任务书3、独创性声明:(单设一页,排在任务书后)4、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约600〜800字左右(限一页)。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5、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6、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7、主要
2、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8、引言(第一章):在论文正页前,内容为: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9、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
3、术著作,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同时应注意使论文各章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10、结论(最后一章):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11、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的写法世界上有通用的习惯,我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应该遵循,不可杜撰,而且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12、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限2
4、00字)13、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二、论文书写要求1、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解释清楚。2、层次和标题•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第一章……第二章・・・・・・(居中书写)1.1……1.1.1……3、篇眉和页码•篇眉从第一章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码从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前置部
5、分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4、有关图、表等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份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公式: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
6、或表的下方。5、有关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建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笃等”或%etal.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C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7、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1]张昆,冯立群,余昌饪,等.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1〜7[2]竺可桢•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3]DupontB.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withanunrelatedMLCcompatibledonor・In:WhiteHJ,SmithR,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