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65505
大小:156.1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1
《福建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吋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2、,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反映了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因此选A。B是秦朝吋期;C是西汉时期;D是唐朝吋期。2.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屮国文化的老师,道Z所存,师Z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屮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収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
3、文明的主旨。B.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它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并成为主流。C.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自传入中国后,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D.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彫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武帝之后取得正统地位。A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旨,时间错误。儒家思想影响了汉唐文化并成为主流。排除B。魏晋南北朝吋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佛教、道教的到挑战
4、,C错在“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形成了理学,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选择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1.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來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吋,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汉武帝时
5、期,董仲舒对儒学有了新的发展,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A、C两项都岀现在汉武帝时期,故A、C两项排除;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是宋明理学的出现,特别是陆王心学的出现,故D项排除;最高统治者之所以推崇孔子,其出发点必然在于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2.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A.将儒学思想发展
6、为主流思想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C.主张民众一律平等接受教育D.强调学校传播儒学的作用【答案】D【解析】董仲舒认为应当通过国家和地方学校的儒学教育,影响民众,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儒学思想逐渐确立主流地位,排除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A.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B.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C
7、.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屮国宋代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知识可知,格物致知是指强调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目的是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并非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可知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都主张研究原理法则追求理性,故选Bo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和酋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D;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8、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名师点睛】主张代表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二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道德伦理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学握天下Z理朱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徳之善1.中国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