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

ID:43558660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0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课时知能训练 第12单元---第1讲(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2.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造纸术           B

2、.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3.一个后来被西方科学家证明的物理力量——反作用力,最开始时却是供人们消遣制造欢乐气氛的花样。当人们运用窜天猴的原理生产出用火药推进的箭矢时,一个新的名词——火箭诞生了。“火箭”这一名词最早可能出现在(  )A.《史记》  B.《唐史》  C.《明史》  D.《资治通鉴》4.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惟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下列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纸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5.“一个奇怪的事实就是,源于中国的技艺似乎需要经过移植才能够获得高度的发展。见证一下火药、印刷术和航海罗盘在应用

3、上所取得的巨大改进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关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但它们未在本国充分发挥作用B.中国经济停滞、倒退决定了四大发明必须移植才能继续传播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并有所创新D.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6.(2012·盐城质检)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问题。”按此说法,下列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A.四大发明直接

4、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C.任何科技发明的结果都是有益的D.四大发明自古以来享誉世界7.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说:“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若昔推策以迎日,定律而知气。”他能得出此结论是因为看到了(  )A.珠算的创制应用B.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C.《授时历》颁布D.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被采用8.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是说柳条发芽时节,人们插柳戴柳以辟邪。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材料反映的现象应在(  )A.立春   B.春分   C.清明  

5、 D.芒种9.北魏贾思勰早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为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勤劳致富10.(2012·北京模拟)《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这说明该书(  )A.重视商业发展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1.(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

6、科全书”,主要是因为(  )A.记载的药物种类多B.分类方法先进C.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D.世界影响巨大12.(2012·九江调研)《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涉及领域广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1分,第14题19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

7、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