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复习练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6·聊城一模)《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B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解析]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明嘉靖时间不符,
2、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是以男耕女织为劳动分工,材料中体现出“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家庭男女分工,并没有体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劳动分工与男尊女卑错误,在明代男尊女卑是加强的,故D项错误。2.(2016·南昌一模)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B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解析]
3、后司母戊鼎是商代的青铜器,故A项错误;素纱单衣是西汉时期的丝织品,故B项正确;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鼓风装置,故C项错误;五铢钱是西汉武帝发行的钱币,故D项错误。3.(2016·日照一模)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C )6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5、这一严格的要求标明( D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解析] 《考工记》是中国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故A项错误;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在材料中未曾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考工记》、工师检验与严格把关,断定是官营手工业,制作中有“……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可以得出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故D项正确。5.(2016·菏泽一模)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
6、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A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清之际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专业化,如上海的织布、纺纱,广东等地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故选A项。B项指的是国内贸易,C项中的国内市场扩大从题中无法体现,D项出现于鸦片战争后。6.(2016·资阳一诊)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
7、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C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6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故A项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体现了手工业者从雇主领取工资,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项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显露出近代化曙光,故C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项错误。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