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模拟检测2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阶段性模拟检测(二)(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解析:由材料中“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和“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
2、C2.导学号52340065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解析:本题考查图片材料信息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流程图反映了茶叶至洋行的销售过程,说明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C项正确;A、B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答案:C3.阅读下表: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时 期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1820—1849年292901850—1879年721549上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8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B、C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主要讲商品或原料的出口,题目未能体现,排除。人口转移到他乡或别的行业,表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答案:D4.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安庆内军械所D.天津机器制造局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李鸿章“到沪以来”“设局铸造开花炮弹”,可知为设立在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为官办航运公司,B项错误。安庆军械所在
4、安徽省,C项错误。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天津,D项错误。答案:A5.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 )面临的问题解决办法成 本缺少铁矿砂从120千米外的湖北大冶运输60两白银(每吨)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16两白银(每吨)厂址位于大别山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填土、垫高地基建厂30万两白银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解析: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虽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其原因在于,官办企业是封建衙门官场的翻版,经营者的
5、独断、草率决策最终影响到企业发展,C项是表面现象,A、B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应为D项。答案:D6.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从材料信息可知,御史王鹏运建议清政府允许民间开矿,清政府接受了该建议。结合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896年初”可知,该事件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之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
6、财政状况,政府采纳了上述建议。答案:C87.导学号52340066(2015课标全国Ⅱ)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全面侵华。北平在当时是沦陷区,而不是国统区,故A项错误;日本侵略者发行“联银券”及“军用票”的目的是攫取中国的资财,转嫁战争负担,因此B项正确;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强化物资管制与材料无关,C、D两项错误。答案:B8.(2016全国
7、甲)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解析: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