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

ID:43556441

大小:1.06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0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_第1页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_第2页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_第3页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_第4页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三 天文历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天文历法古人认为日月绕地而行,以日所行为黄道,月所行为白道,而地球在天球上的投影为赤道(天球赤道)。太阳绕地球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绕太阳转,但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好象太阳在天空中绕地球转圈),就是古人想象中的黄道。所谓黄道实际上是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就是黄道。而日月的运行是:太阳一月一次(十二分之一周天),月亮则一月一周天而超行一次。二十八宿是把全天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各以一个字命名。■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

2、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āng、氐d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

3、。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

4、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表格1星宿十二次分野十二次二十八宿列国1星纪斗牛女吴越2玄枵女虚危齐3诹訾危室壁奎卫4降妻奎娄胃鲁5大梁胃昴毕赵6实沉觜参井晋7鹑首井鬼柳秦58鹑火柳

5、星张周9鹑尾张冀轸楚10寿星轸角亢氐郑11大火氐房心尾宋12析木尾箕斗燕表格2星宿列国、州分野星宿列国星宿州治角亢郑角亢氐衮州氐房心宋房心豫州尾箕燕尾箕幽州斗牛越斗江湖女吴牛女杨州虚危齐虚危青州室壁卫室壁并州奎妻鲁奎妻胃徐州胃昴毕魏昴毕冀州觜参赵觜参益州井鬼秦井鬼雍州柳星张周柳星张三河冀轸楚冀轸荆州■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参(shēn)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

6、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

7、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5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