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54817
大小:36.2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0
《陈情表获奖说课稿子(共7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篇一:陈情表说课稿以“孝”为本以“情”纬文——《陈情表》说课稿襄阳市田家炳中学谭辉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说课的内容设计为:说教材、说学情、说重点、说教学目标与方法、说教学过程五个部分。一、说教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陈情表》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单元,是高中教材中的古文经典,晋代李密的名作,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李密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具体地讲,就是围绕“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
2、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从而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虽然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甚至有惧怕的心理,这就直接导致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本原因是文言文的内容脱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学生自身又对中国历史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同时文言文中繁多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三、说重点:高中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对中学生的情感
3、培养,一封《陈情表》,篇幅不满五百字,却流传千古,作者李密也因此被后世的史官载入正史《孝友传》,成为封建时代立德立行的楷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下,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引导在对文章的品读、悟读上,通过诵读品味感受美文直击人心的魅力,深入体会文章抒写的孝情,并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体会父母之爱,懂得感恩,懂得如何孝亲。四、说教学目标和教法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融
4、理于情,融情于事的构思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陈情表》情辞恳切,婉转凄恻。“学习语言,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所以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三读法”诵读法、赏读法、悟读法重视了学生的赏读,让他们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品味情感,在读中再现形象。五、说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声激情,导入新课以满文军《懂你》进入情境,用苏轼的“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
5、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导入【设计意图】适当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情境。第二个环节:以读诉请,整体感知理解文意是品读的基础,学生边自由诵读全文,边对照注释自行圈点加注。结合资料归纳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及重点实虚词,积累成语。伴着舒缓忧郁的节奏,老师背诵全文,将学生引进文本后,学生配乐朗诵,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出问题: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设计意图】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触摸语言形象。让学生在诵读中悟情,在诵读中思考,解答第一、第二个问题,把握李密与晋武帝的身份及二者之间亡蜀降臣和新朝君主的关系,
6、为品文作铺垫。介绍背景进入第三个环节:品读悟情,分析文本分析文本体会李密如何陈情。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以问题引导法导引学生品读我设置的问题如下:(1)李密与祖母有着怎样的情谊?——明确:相依为命(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李密有着怎样的遭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明确:“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生总摄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言之成理即可)四大不幸: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
7、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4)找出描述李密身世艰难的形容词,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李密的身世之苦学生展示【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贴近作者,在赏读中设身处地的体会到李密的苦况:这样一个自幼失怙失恃、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年少多病的孩子,他的成长要饱含祖母多少关注之爱,要倾注祖母多少经营之情,要耗费祖母多少操劳之力。而祖母刘氏夙婴疾病,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祖母所唯一依靠的是一根弱苗而已,“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李密对于祖母这种情感的真切,侍奉的殷情,可见一斑。2、后三自然
8、段采取合作探究法分组学习后三段,(1)后三段中作者所陈之情是什么?(2)请结合文章之中的文字具体把握(3)并且采用第一段的形式,用对联的方式进行总结(4)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段落,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